大规模走出去
——主动适应新常态系列评论之四
王玉宝
中国经济大规模走出去,迎来经济新常态的新背景,具备更加厚重的使命感;中国经济大规模走出去,背靠“一带一路”大战略,更具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瞄准商机,浙江当仁不让。
大规模走出去
——主动适应新常态系列评论之四
回首2014,关于“走出去”,诸多笔墨,值得铭记——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
11月11日,北京APEC会议,亚太自贸区进程确定启动;
11月8日,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京举行。
在此前后,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应急基金、上合银行等一个个“巨无霸”投融资平台,横空出世……
假如说1979年,历史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就此扬起中国的改革开放风帆,那么,2014年前后,中央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所作战略布局和深远谋划,无疑是对中国新时期开放格局的又一次有力提升。“一带一路”,这是一条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大规模走出去”,中国正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好机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互联互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战略,不仅关乎高效利用外汇储备,关乎有效化解剩余产能,促进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升级,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更能提高中国的综合影响力,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对此机遇,浙江不可失之交臂。
机遇的曙光已经显现。中国领导人“推销”中国高铁、核电和特高压,已非新闻。“中欧陆海快线”、“大米换高铁”,正成为中欧、中泰双赢合作的佳话。在“高铁外交”的持续攻势下,全球已有28个国家与中国洽谈引进高铁技术或合作开发。由此而带来的国内铁路投资的大幅攀升,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添上一抹亮色。与此同时,其他基建、电力乃至电子产业走出去,同样如火如荼。数据更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囊括了44亿的总人口量和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63%和29%,经济合作有很大上升空间。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口。这些缺口,预示着巨大的商机。
机遇等待有准备的人。假如说当年“走出去”的多是代加工产品,今天中国已经有更多自主产权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参与角逐;假如说当年更多是纽扣、衬衫换飞机,今天则享受到更多附加值,更多的央企、民企成为跨国集团,百舸争流。中国的一些产业,虽在国内显得过剩,但过剩并不一定就是低端。我们不需要,并不意味着别人不需要。当我们在为过剩产能发愁时,另一盏灯已经为我们点亮。
面对这样一轮空前机遇,浙江岂可坐视不理?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中,每一次潮涌,浙江都挺立潮头。浙江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触及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今天,浙江制造的质量、效益、技术、品牌,也已不可同日而语。“浙江制造”应该有信心、有资质利用好这一轮“大规模走出去”的机遇。
浙江人更有“走出去”的天赋。这种“天赋”,30年前是从浙江走向全国。今天,则是越来越从中国走向世界。这种“天赋”,表现为擅长发现商机,洞察商机,洞悉需求,擅于穿针引线,整合资源。这种“天赋”,更表现为浙江近些年来在“大规模走出去”上已经奠定的坚实基础。中国每年的对外投资中,浙商资本占据了沉甸甸一笔。
如何在这一轮大规模走出去的浪潮中走得更好、走出风生水起?当然是紧贴国家战略,紧盯市场需求。一方面,国家从投融资机制创新上,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为“浙江制造”出海搭建了平台,企业要有意识利用好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企业亦应主动配合国家的走出去战略,瞄准国际市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上谋篇布局。再大的国家战略,最终需要企业实干来落实。舞台支好了,企业是唱戏的主角。不能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力量,“一带一路”战略将难以奏效。这里面有企业界的责任,也包括浙商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寄语中,为伟大的人民点赞。因为没有人民的支持,很多工作难以做好。同样,只有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只有企业家勇于开拓,浙江才能大规模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