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所科考队员开启第二航段作业
“大洋一号”海上跨年
通讯员 刘莉 陈斯音 记者 曾福泉
本报讯 经过40多天的海上漂泊,海洋二所助理研究员雷吉江在“大洋一号”上迎来了2015年。此时,这艘久历风雨的老科考船刚刚结束了34航次第一航段的航行,静静停泊在毛里求斯共和国首都路易港外锚地,西南印度洋蔚蓝色的海水围绕着她。
和其他船员一样,雷吉江在新年的第一天也没有假期。他告诉记者,为了后续考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船长、首席科学家、二副、实验室主任到报务员、大厨、管事,大家散布在“大洋一号”的各个角落,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这些常年远离家乡和亲人的船员们,早已习惯了在浩瀚的大洋上见证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他们或许会感慨“又是一年过去”,但不会放下手中的工作。
作为庆祝新年的活动之一,科考船的“心脏”——“机舱重地”开放给全体船员参观学习。机舱中,各种动力、电力设备有两三人高,发出振耳的轰鸣声。在一排高墙似的电路设备后面,电机员王玉常正举着手电,拿着测电表检修发电机线路。“昨天一台停泊发电机出现故障,我们一直在检修。”王玉常说。靠港的时间很短,船员们必须保证所有设备都检修完毕,在下一航段能够安全运转。
“大洋一号”是在2014年11月16日离开三亚,开始本航次任务的。海洋二所共有9名科考队员参与第一航段。他们于12月5日到达西印度洋洋脊工作区,在那里待了20天,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任务。
雷吉江向记者回忆,在开始工作后的第7天,海面上从清晨起就被浓雾笼罩,“大洋一号”直到傍晚时分才到达作业地点,准备回收锚系。锚系是指一套数据采集设备,被长长的绳子系着,定点投放到深海中,记录各种海洋环境数据,收集水样和生物样本。这些要回收的锚系是上次科考时投放的,记录的数据非常宝贵。全体船员都跑到甲板上,寻找洋面上指示锚系位置的浮球。
“这时海雾渐渐散了,天空却又开始下雨。”雷吉江说,船员们成功发现浮球,开始打捞这套长达1000米的锚系,可是在回收过程中,浮球却意外卡在船艏——“右舷挂了4颗,左舷挂了6颗,动弹不得。”天色渐暗,若不及时打捞就可能丢失设备。船员们在冰冷的雨水中尝试各种方法,终于解下浮球,把前端300米设备打捞上来。
“这时已经晚上10点多,大部分队员都还没来得及吃晚饭。”雷吉江说,“我们还是继续在甲板上冒雨工作,把剩下的700米线缆也成功回收了。”
凭着这股忘我奋斗的精神,在2014年12月25日凌晨,科考队员们完成了第一航段的全部作业内容。他们把摄像和传感设备放到深海,对700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形进行仔细的测量,获取了大量海底影像、水体浊度、化学参数数据,初步圈定出矿化区和热液异常范围,相关成果将为合同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2015年1月4日,休整完毕的“大洋一号”已经开启了第二航段的作业。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二所研究员陶春辉参与的蛟龙号首次印度洋科考,此时也正在西南印度洋进行第二航段任务。在广阔的大洋上,中国展现出日益强大的远洋深海科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