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慈溪独居老人余芹娣的小愿望——

一床暖被拥甜梦

  记者 丁谨之

  市委报道组 周敏杰

  从慈溪市区驱车一刻钟,便到了逍林镇振新村。下车拐入一条狭窄的青石板路,在一幢幢簇新的小洋楼间,两间破旧平房显得尤为突兀。木门的油漆剥落大半,北风从破损处直往里灌。

  这里就是86岁老人余芹娣的安身之地。走进屋内,一股夹杂着油烟的霉味扑鼻而来。昏暗的光线下,几张竹椅杂乱地堆放在墙角。四面的窗户油腻蒙尘,大白天在屋内也需点灯照明。

  年幼时,余芹娣不幸失去双亲和唯一的弟弟,入夫家做了童养媳。16岁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22年前,丈夫过世,她便开始了在这座老屋里的独居生活。丈夫嗜酒如命,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积蓄,余芹娣如今只能依靠每月约500元的各项补贴维持生计。

  “吃吃用用是够了,如果算上药钱就紧张了。”为了尽可能省钱,余芹娣从没有上医院体检,直到前阵子头痛、发热得受不了才去卫生站量了血压。医生告诉她,她的高血压已十分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沉吟半晌,她还是选择了药物治疗。“光配药每个月就要200多元,而今年老头子单位的遗属补贴却减少了。”余芹娣话音未落,已是老泪纵横。

  如今,余芹娣已被列入镇村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不需要自己操心中饭和晚饭。虽寒风刺骨,她仍乐意出门去那里闲坐,只因老人们共聚一堂,图个热闹。每周定时来为余芹娣打扫、洗衣的镇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者蔡爱芬,已是她的老朋友。

  余芹娣是个知足的人,日子再难也不抱怨。房间里仅有一张木床、几副箱笼,这些都是父母留给她的老物件,已分辨不出颜色。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房中低拉的一条绳索便是简易晾衣杆。抬头望去,墙面上一道道约5厘米宽的裂缝触目可见。“住着蛮好的,房子早几年已经重修过,不漏雨。”老人笑着说。

  “能自己扛的,她总是不告诉我们。”在侄媳妇眼中,余芹娣很怕拖累他们,担心年轻的孙辈不喜欢跟老年人同桌吃饭,再三拒绝了去侄子家同过除夕的邀请。

  “我们可以帮您实现一个愿望,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面对提问,老人连连摆手,“政府已经很照顾我了,什么都不缺!”在记者再三坚持下,老人沉默良久,才说想要一床厚实些的冬被。“她现在跟侄子家共用一个电表,不好意思要取暖器,怕用电多。”镇干部偷偷对记者说。

  告别时,老人踩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执意相送。愿这床冬被早日送达,愿老人的这个冬天过得温暖香甜。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一床暖被拥甜梦 2015-01-06 3725555 2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