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新年第一天去温岭石塘迎太阳——

曙光,叫醒海边小镇

  本报记者 许雅文

  市委报道组 周旻澍

  通讯员 雷晓云 仲彦瑾

  日出,浪漫而神奇,似有魔力般。与世界上最先迎接太阳的汤加王国相比,温岭石塘与日出紧密相连是在2000年:因其独特的地理坐标——东经121度36分、北纬28度15分,成为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首照地。从此,每年元旦,四面八方的人们,就会怀着美好吉祥的期许,来到这里等待新年曙光。

  日出下的美好愿望

  1月1日清晨5时,通往温岭石塘镇的81省道上,已有车灯闪闪;而石塘镇里箬村,夜色仍然宁静温柔。突然,一座石头屋亮起了灯光,73岁的陈德福走出了家门。穿过一座座石屋,踏过狭窄陡峭的石路,他和81省道上的远方来客有共同的目的地——千年曙光园。

  陈德福当天有重要任务,他与20名来自石塘各村落的村民一起,要集体表演大奏鼓。大奏鼓被誉为“中国渔村第一舞”,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员们男扮女装,光着脚板,佩戴脚镯和手镯,每人手持一样乐器,以唢呐和扁鼓为调,边演奏乐器边舞蹈。

  25岁起学跳大奏鼓,陈德福的角色是铜锣手。作为当天大奏鼓表演中最年长的舞者,他沉稳又灵活的舞步里,是石塘深深的历史传承,有渔家浓浓的生活气息。

  千年曙光园里,从各地赶来迎太阳的来客慢慢集聚。而此刻,陈德福也已经化好了妆,静静等待着他上场的那一刻。锣鼓队来了,舞狮队也来了,在老渔民吹响的祈福螺号声中,2015中国温岭曙光节——“新年第一天,到石塘迎太阳去”活动开场。

  天边开始显现第一缕晨光,远处的天空已经由漆黑变成浅蓝,山下的石头屋也伴着一缕缕晨雾渐渐显露出轮廓。敲起扁鼓,吹响唢呐,大奏鼓舞起来!热情奔放的舞步轻易就能打动人,舞步里,是捕鱼船上的劳动号子,是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讨生活的嬉笑怒骂,是各家各户的欢喜哀愁。

  大奏鼓原是石塘元宵民俗,因为新千年曙光的照耀,成为元旦迎接曙光必备的庆祝活动。生活总是在变化,在这变化里,更多人欣赏了大奏鼓,也窥见石塘人的欢喜。

  5分钟后,大奏鼓表演热热闹闹地结束了,金黄的霞光照进了山下的石屋,村里人家飘出了炊烟。日出当前,如此艳丽,无限温暖,劲烈的晓寒感觉不到了,不曾醒豁的睡眼也睁开了,心潮澎湃起来。

  陈德福怔怔地站在那里看太阳。这个老渔农不爱说话,但是他还是表达了“家里人都好”的祈愿,这是新年里,绝大多数普通人共同的愿望。

  就在太阳完全跃出海面那一刻,又是大奏鼓表演的时间了。陈德福再次打起铜锣,踏出欢乐的舞步。迎候朝阳的人们,纷纷交叉双手握在胸前,许下新年的愿望。美好生活的祈愿伴着一轮红日,照亮了整个石塘。

  山下的渔村此刻也醒来了。往来的海鲜货车滴滴鸣叫,市场里最新鲜的鱼虾摆起来,年糕已经放上火灶蒸起来……2015来了,烟火人间,繁忙一片。

  海味的平静生活

  石塘,旧称石塘山,原为一海岛,位于温岭市东南濒海处,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据《台州府志》记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为全岛总称。”

  跟着村支部书记陈恩祥,我们走进里箬村。石屋,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层层叠叠如鱼鳞。石屋的外立面是规整的大石,而内壁却是由大小不均的鹅卵石咬合而成,中间再以碎石和黄泥填充,裸露而粗粝,就如石塘人一般直接而有韧性。厚厚的石壁,为这里的人们挡住了来自海上的剧烈狂风,守护着屋内的生息。

  里箬村原属于箬山镇,现箬山镇已并入石塘镇。这里的人们是福建渔民后裔,以渔为主业延续至今。《温岭县志》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福建惠安陈氏族人迁来箬山定居,此后绵延不断。陈恩祥告诉我们,那时从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旧式木船要走两天两夜。箬山三面环海,又有天然的避风港,于是他们就地取材,砌石屋、造石墙,在此捕鱼安家。

  太阳洒满箬山。路面上石头缝隙里,长着青苔,沿街每户人家的屋檐上、宅院里,都晾晒着鳗鱼干,闻上去有一股时而浓烈时而悠长的的海腥味。走着走着,转角处突然冒出渔民们淳朴的微笑,像阳光般点燃人们快乐的心情。

  渔民一出海短则几天,长则数月,虽收入可观,一出一进也是悬着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与凶猛涌来的海浪搏斗;枕海入眠,就连梦中也都是大海复来复去的阵阵潮汐。在外的生活有多凶险,也就越多渴望简单平淡的生活。回到港湾,平静安详才让恐惧和疲惫散开,没了踪影。

  偶遇一位老渔民站在自家院子里,面朝大海吃着螃蟹,仿佛是儿时手中的零食一般随意;石头水池旁,一位妇女握着刀,熟练处理着新鲜的鳗鱼,深蓝色的围裙迎着海风翻飞;街角的杂货店里,老人家相偎相依晒着太阳,安闲温暖……

  闯入一正在吃午饭的人家,老人正坐堂中,给我们讲述,至今老一辈人吃鱼仍有“不翻身”的讲究。新年里,朴素的信仰映照着对来年平安的期盼。

  积蓄再出发的能量

  现在,这个独具风情的渔家小镇被更多人熟知。有人来到这里是为了找寻当年吴冠中先生画中的渔村,有人是来寻找郭小橹《我心中的石头镇》中那成长的故事。

  旅社开起来,傍晚后的霓虹照亮了海湾。渔民们似乎明白,原来只是保持一贯的生产方式,那鱼、那船、还有渔文化,竟都成了外人眼中的稀罕物。游客越来越多,勤劳聪明的石塘人从渔船上走下来,开发船模等旅游产品,用新的方式延续着自己对船的深情。

  闹市中,两间屋子,便是陈祥来的工作室,鲎壳画是他的拿手作品。每件鲎壳画,都有浓重的底色,不是涂成棕红色,就是涂上蓝黑色。陈祥来说:“那些彩绘的鲎壳,是有生命的,会思考,会眨眼,会跟我们交谈。”生在大海边的人,听着涛声长大。陈祥来要用浓重的油彩,精心的制作,挽留大海,挽留涛声,挽留越来越稀有的鲎鱼。

  现在,鲎壳画和大奏鼓成了游客们到石塘都要去一睹的民间艺术。

  想看鲎壳画,可以径直走进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但是,在千年曙光园建成之前,只有在元宵节才能一睹大奏鼓的风采。大奏鼓没有规定的动作,没有纸质的曲谱,靠的就是口耳相传,代代教授,是真正在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

  跳大奏鼓不需要排练,也不需要走台。可能前一刻他们还在船上劈风斩浪,撒网掌舵,此刻就已经在院子里与子孙逗乐。但是只要有了鼓声,有了号召,他们便从各个角落汇聚起来,穿过长长窄窄的巷子,舞起来。

  父亲陈兆凤教会了陈德福跳大奏鼓,陈德福又教会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45岁的陈祥康因为会吹唢呐,是大奏鼓演奏的核心人物之一。大奏鼓在当地依然有活力,单看主要演员都是像陈祥康一样年纪的人便可知。他们之中有很多已经不再是渔民,但也会在鼓声的召唤下,从各地赶回石塘。

  我们从里箬村走下来,陈德福送我们到达东山码头。渔船停靠码头边,一箱箱新鲜的海货通过传输带,从船上来到岸上,继而迅速装车。但是,我们感觉到除了渔业,这里正在积蓄更多的能量。

  就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作出《关于加强石塘石屋保护利用的决定(草案)》,着力打造石塘的文化街区,建成特色小镇,开发休闲线路等。石塘镇旅游办主任陈其胜告诉我们,旅游集散中心正在建设,沿海的8公里绿道也在铺设中,到时做上围栏,建起通向大海的木栈道,就可以来这里做一个快乐的弄潮儿。

  大海的对面,是众多岛屿隐约的轮廓。即便是现在,也只有一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腹地。但世代在此繁衍的人们,就在这个海岛上积蓄生存、生活的能量。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曙光,叫醒海边小镇 2015-01-06 浙江日报2015-01-0600011 2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