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天下·看时事

FBI内审机制引争议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徐超

  美国媒体3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针对雇员的内审机制近年来日趋严格,审查对象人数也大幅增加,却因缺少相对完善的操作原则而引发越来越多少数族裔雇员的不满。

  专盯海外联系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袭击后,联邦调查局启动一个“风险管理”审查项目,专门对能接触机密信息的新录用外语专家雇员实施内部监控,防止他们可能因海外联系而被境外控制,从事危及美国本土安全的间谍活动。

  根据美国司法部2009年披露的唯一一份公开数据,截至2008年4月,与联邦调查局有雇佣关系的314名外语专家接受审查;其中,2005年至2008年间,共有6名外语专家因内审结果遭停职或失去接触绝密信息的权限。

  联邦调查局官员接受《纽约时报》求证时拒绝透露这些专家遭贬的原因,但证实这一内审项目的潜在对象自2005年11月开始扩大至所有雇员。在现有3.6万名联邦调查局雇员和数千名附属安全承包商雇员中,已经接受审查的人接近1000人。

  被疑夹带私货

  批评人士认为,联邦调查局的这一做法虽然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但对一些已经积累可靠信任度的资深雇员来说不公平。

  现年56岁的贾迈勒·阿卜杜勒—哈菲兹出生于埃及,1990年成为美国公民,1994年作为阿拉伯语专家加入联邦调查局,曾帮助翻译埃及籍恐怖分子奥马尔·阿卜杜拉-拉赫曼的录音和视频,协助调查过“基地”组织2000年在也门针对美国“科尔”号军舰的袭击。2012年,他在未被提前告知的情况下成为“风险管理”审查项目调查对象,如今更是失去了接触绝密信息的权限。

  “‘9·11’之后,这个项目在雇用新人方面有良好(防范)效果。”阿卜杜勒—哈菲兹告诉《纽约时报》,“但用它来审查有10到15年资历、已经证明过自己的现雇员,让人难以接受。”

  批评人士认为,这一审查项目的操作依据并非雇员表现,而是无法准确定义的安全风险,执行起来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容易成为高层刻意打压下属的工具。

  阿卜杜勒—哈菲兹认为,针对他的审查就是高层的“报复”。

  当局否认歧视

  针对一些雇员的指责,多名联邦调查局高级官员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澄清,强化的内部审查项目不仅保护国家机密,还保护雇员自身,不具歧视性,也不会成为雇员晋升的障碍。

  联邦调查局发言人迈克尔·科坦说,联邦调查局“寻求保护敏感和机密的国家信息”,因而会将雇员可能受到的任何影响考虑在内。“进入内审名单不会影响职业晋升机会,而风险评估的要素可能作定期调整”。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8 FBI内审机制引争议 2015-01-05 浙江日报2015-01-0500019 2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