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珍稀手艺走进温州校园
非遗课,智慧在指尖
记者 徐齐 通讯员 吕子富
本报讯 每周的星期二,对温州十四中高二学生潘晨晨而言,是她一周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周二下午有瓯绣课,在绣布棚架上穿针引线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一位外国教育家曾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当大多数中学让学生们铆足劲“拼脑袋”时,温州十四中却另辟蹊径,在学生们的指尖上开辟出“希望的土壤”:瓯绣、细纹刻纸、十字绣、泥塑……这些原本即将进入博物馆的民间珍稀手艺被请进了课堂,成为学生们每周一次的精品选修课。
周二下午,温十四中艺术中心200多平方米的大厅被隔成4个小教室,瓯绣等4堂非遗手工课同时进行,每个教室都有一名非遗名师、一名助教和近30名学生。
单温克,助理工艺美术师,师承乐清细纹刻纸大师,曾获“全国百位工艺大师绝技展金奖”。2012年,他被温十四中聘为细纹刻纸课程特聘教师,这已是他受聘的第五个学期。课堂上,他除了走到每个学生旁指导外,一有时间还要坐下来,帮学生们磨好刻纸用的手工刀。
“每当看到一些学生真心喜欢刻纸,我就特别开心,仿佛看到了自己初学手艺时的样子。那么单纯,就凭着喜欢,可以坐着刻啊刻。对他们,我什么都不保留,把自己最真切的经验和心得传授。” 单温克说,他给每个学生布置的课堂题材都不一样,难易程度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进度来。令他欣慰的是,几乎每班都有三四个“特别”的学生。
记者看到,教室的一角,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仔细拿刀刻着一个特别精细的图案。一抬头,迎来一张特别灿烂的笑脸。马尾辫女孩名叫周婷婷,她告诉记者,她是学校的体育特长生,自从学了刻纸,几乎每个周末都花上一个上午刻纸,指尖上的技艺自是突飞猛进。现在,单老师布置给她的题材要比大多数同学难上一倍。
选修泥塑课的陆诗思说,泥塑让她懂得,浮躁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作品的细节必须靠一笔一画耐心处理。“对泥塑作品,不能往里挖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把四周填高,最后的效果是一样的。现在学习碰到难题时,我就找泥塑时的感觉,想各种变通的方法解决问题。”
泥塑作品展示架上,即使初始题材相同,学生做出来的泥塑作品也大相径庭。有学生在唐代陶俑的人物像旁配了一只小狗,还有学生把象征吉祥的大象捏成了“卡通版”。“艺术的感觉不一定能画出来,却可以用手做出来。呵呵,我发现自己就是后者。” 女生周温淇拿着自己新完成的泥塑“卡通版大象”乐呵呵地说。
课聘老师、温州工艺美术大师叶芳林对这样的想象力尤为看重:“每个作品,都是学生内心的写照。”省瓯绣传承人、瓯绣课特聘老师黄香雪说:“这样的艺术种子撒下了,就必定会发芽、开花。哪怕每个班最终只有两三个,但对于非遗的传承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目前,温州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渐渐被人们所淡忘,许多人不仅不会,甚至完全不了解,许多民间传统工艺和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以黄香雪为例,她带的两个女徒弟,一个今年生孩子去了,另一个嫁人后也把手艺撂在了一边。
然而,随着瓯绣走进校园,她看到了传承的希望。一次,黄香雪到一所中学展示瓯绣技艺,一个男生在边上站了足足两个小时。黄香雪就让他试一试,没想到,几针下来,男生精细的绣工让她吃惊。“我问他学过吗,他说以前连针都没碰过,都是刚刚观察学来的。一旦种子播下去了,这些年轻人了不得,肯定能开出好花来!”
自2012年起,温十四中与市非遗研究所、非遗传承人进行全方位对接和合作。瓯绣、十字绣、细纹刻纸、瓯塑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作为特聘教师,长期坚持到学校上课,学校在本校教师中选拔课程项目的爱好者担任助教。特聘教师既对学生进行非遗课程的讲授,又与帮带教师口耳相传,培养出本校的授课教师。
目前,温十四中已有2000多名学生选修了瓯绣、细纹刻纸等课程项目。在近两年的温州市艺术节比赛中,他们参加的细纹刻纸、泥塑等项目均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据介绍,这些课程不仅磨练了学生的心性,让学生们的心安静下来,而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文化的传承问题。至今,已有两三名学生在课堂萌生兴趣、课后正式拜师学艺,立志将来走工艺传承之路。
据了解,明年,温十四中还将引进具有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竹丝镶嵌、米塑两门非遗课程,并从浙江师范大学引进陶艺课程,将非遗课程群不断扩大,作为校本课程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