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获市场准入资格

要起降多少次,才能自由翱翔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 钱春弦 贾远琨

  2014年12月30日,经过6年2942架次、5258小时的安全飞行,我国制造的第一款喷气式民用客机ARJ21-700支线飞机终于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ARJ21-700基本获得安全认可和市场准入资格。在此时刻,中国商飞ARJ21项目总指挥罗荣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5000多小时试飞:

  离真正成功还有多远?

  记者:从今天开始,我们的ARJ处于飞向成功的哪一阶段?

  罗荣怀:飞机进入市场,就面临成本控制、商业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有竞争性的产品挑战,这一过程比较长。我们现在准备做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技术成功,第二个市场成功,第三个商业成功,取得适航证就是技术成功的标志。

  取得适航证后,按照适航要求,将投入商业运营,但进入市场有一个过程,有一个设计完善、体系完善以及运营完善的过程,所以技术成功还不能说完全结束。

  第二个阶段就是市场成功,标志就是商业、品牌价值被市场接受,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第三个阶段的商业成功,就是这个型号飞机有竞争性,能为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其标志就是它能够赚钱。

  抛不开的安全话题:

  公众信心从何而来?

  记者:此次取证后,什么时候交付?

  罗荣怀:飞机取证和交付不太一样,交付航空公司,飞机本身要取得单机适航证,民航还有很多运行规章,航空公司也还有飞行员、地勤人员、空乘人员培训以及维修手册完善批准等工作。原来我们计划2015年交付飞机,让飞机达到进入航线运行,目前正在做示范运行的计划。

  记者:普通人关注的安全性如何?

  罗荣怀:珠海航展时,我陪董事长金壮龙乘飞机。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30日上午从上海飞到北京,这可以打消公众顾虑。当然对国产飞机还需一个认识接受过程。飞机对安全性卡得较多,我们需要国人信任。这个信任不是自己吹的,要大家来逐步接受。很多人问过,你们领导人坐不坐?搞飞机项目的坐不坐?我告诉大家,我多次坐过这个飞机。这不是作秀,是给自己和公众一个信心。只有建立起公众在安全方面的信心,我们才可能谈到舒适性和经济性的问题。

  百年飞机梦:

  为何如此遥远?

  记者:为什么要用里程碑来形容这架90座级客机?

  罗荣怀:上个世纪中国造飞机的里程碑,第一个就是冯如的第一架飞机;第二个是1958年我国研制的歼教-1;第三个是1980年上海启动运十大型喷气运输机,但研制没有完成。ARJ21-700是第四个里程碑。对我国航空制造来说,新的100年里头,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飞机。

  我们并不想把外国飞机赶出中国市场,但是中国自己造飞机对就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带动面非常大,也可以提高国际影响。

  记者:这对一个国家的体量有不小要求吧?

  罗荣怀:航空是高端制造业,涉及综合国力,实际上几个能进行航空制造的都是大国。美国、中国、俄罗斯都是大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还有印度,也充满潜力,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现在我国发展大飞机,也得益于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发展到世界第二,这样大的经济体量才有可能支撑把大飞机造出来。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要起降多少次,才能自由翱翔 2014-12-31 浙江日报2014-12-3100013 2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