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全省中小学生“与梦同行”主题读书活动落幕

唱响治水歌 共护母亲河

  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方扬帆

  本报讯 “听,‘扑通,扑通……’咦!那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湖师附小教育集团的学生正在把认捐的食藻鱼放入太湖……那是一颗颗爱护母亲河的心啊!”12月27日下午,全省中小学生“与梦同行”主题演讲比赛在杭州举行,来自11个地市的22名佼佼者,激情阐述心中的“美丽浙江”、“精彩梦想”。至此,历时半年多的全省“与梦同行”主题读书活动圆满结束,广大中小学生寻访治水人物,讲述治水故事,宣传“最美”精神,用实际行动助力“五水共治”,呵护碧水清波。

  一瓶水,取自太湖源头——安吉天目山脉的西苕溪,它是清澈的;一瓶水,取自湖州太湖度假区渔人码头,它是浑浊的。“同是一条河里的水,您还敢喝吗?从这瓶水到那瓶水之间,您能想象我们的母亲河遭遇过什么?” 小学组11号选手、来自湖州市吴兴区湖师附小教育集团潘欣言小朋友的开场发问,将现场观众带入深深的沉思。一边PPT演示,一边演讲,以《母亲河,我的那口直饮水》为主题的演讲赢得了全场小学组最高分9.66分。

  今年初,为深入开展“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主题宣传,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全省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与梦同行”主题读书活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与梦同行》中、小学版读书活动用书。为推动读书活动广泛、深入进行,省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省250多万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演讲比赛和全省征文比赛两大活动,共收到来稿23412篇,最优秀的100篇作品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

  少年说水,有着怎样动听的故事?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卓陶然的回忆里,污水伤害了亲人的身体健康,他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在江山市实验小学祝好航看来,他的爷爷就像一位治水追梦人,常年在河道里义务打捞垃圾;在杭州市文晖中学王奕阳的印象中,爷爷一辈子在水处理车间奉献着。为了家乡的水更清天更蓝,父辈和孩子们都在默默行动着、感染着。

  省特级教师、评委之一黄黎明说: “如果说小学组道尽了对蓝天碧水的向往,中学组则开始直面社会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和行动,在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的路上,孩子们正在学会承担起‘五水共治,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做力所能及的努力呵护家乡美。”通过阅读、采访、调查、写作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治水有了理性认识,比如有的孩子认识到家内整洁家外垃圾成堆并非一个好现象;有的孩子忧患着江南水乡会否变成缺水之乡?有的孩子发出“治理水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责任”的倡议。

  我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起始于1995年,迄今已有19个年头。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中小学生从最初的每年20多万,逐年增加至今年的250多万。活动已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局面,成为我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成为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播省委省政府年度重大决策的良好平台。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唱响治水歌 共护母亲河 2014-12-29 3742104 2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