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化两朝国都堪辉煌 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绽神韵
杭州:承文脉留记忆谱华章
文 成 果 陈悟宪
:承文脉留记忆谱华章
史前文化两朝国都堪辉煌 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绽神韵
文 成 果 陈悟宪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赞美、描绘的都是杭州。
杭州,素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著称于世。“依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这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迄今依然……
杭州,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古往今来,“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浩如烟海。百度一下“杭州”,跳出的条目内容难以计数。无论城乡,大概少有不知道杭州的;关于杭州的“名”与“美”,或许都能说出个一二……
杭州,“人间天堂”。“天下谁人不识君”,又有几人不喜爱?!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日之古都杭州,历经悉心保护,更是在不断向上提升,与日俱增着“名”与“美”。这颗地球上的绝色明珠,华夏少有的“双世遗”城市,历久弥新,愈发璀璨夺目……
“文明圣地”丰富遗存 “地上天宫”独特格局
——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一部厚重而精美的大书。
中国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杭州拥有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文化,5300~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史前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方文明的圣地。
杭州有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在灵隐山麓设县治,为钱唐县。这是杭州最早的建制。隋开皇九年(公元589),改钱唐郡为杭州,杭州之名由此而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依凤凰山筑州城,这是杭州史上第一次建城的记载。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作为运河南端的杭州,一跃成为“东南第一郡”。至隋末,已成珍异所聚、商贾辐辏的大城市。
唐李泌任刺史时,引西湖淡水入城内,置6个出水口,俗称“六井”。使居民摆脱咸水之苦,生聚日繁,杭州中心开始逐渐从钱塘江边移向西湖之滨。后又有刺史崔彦开外沙、中沙、里沙3河,以防治潮水,开拓东城。自此,奠定了杭州以中河为南北轴线,“倚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
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吴越国王钱镠建都杭州,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杭州始为帝王之都,繁华一时。钱镠对杭州城垣大加扩展,因其南北展、东西缩,于是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时倡佛教,在杭城内外、西湖四周修复、兴建了不少寺院宝塔,如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六和塔、保俶塔、白塔等。故杭州又时称“佛国”。
宋时,杭城空前繁荣显赫。苏轼任知州时,贡献良多。组织民工开掘葑滩,用湖中葑泥筑起横贯南北的长堤,人称“苏堤”。苏轼和白居易一样,留下了许多歌咏西湖的名篇。“杭州巨美,得白苏而益彰。”从北宋起,杭州就有“东南第一州、地上天宫”的美誉。
高宗赵构南渡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南宋建都杭州后,依水势地形,建起南跨吴山,北临运河,东南依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宏伟都城。从皇宫和宁门向北至武林门,为纵贯府城的御街(今中山路),亦称“天街”,店铺林立,繁华异常。皇城建在凤凰山东麓,别具一格。还在西湖四周和城里大造行宫御园,水阁别馆,“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杭州,赞之为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元末,张士诚自称吴王重建杭州城垣,把宋之九曲拉直,仅留一曲。设陆门6座,水门5座,成为明清两代城垣的基础。
民国成立后,相继拆除了湖滨的旗下营(满城)和清波、涌金、钱塘城门及附近城墙。自此,城市与西湖融为一体,城湖合璧,相互依存、协调发展。1927年置杭州市,为杭州置市之始。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为浙江省省会。
杭州素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著称。城西“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是举世闻名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南“一江流碧玉,两岸染红霜”,壮丽的钱塘江依城而过;城北和东北面,为杭嘉湖平原,沃野千里。吴山、宝石山一南一北锲入市区,遥相呼应,与城市、湖面构成了极其优美的城市空间轮廓线……
“依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大美的城市格局,以五代吴越国西府的腰鼓城,和南宋依水而建的传统城市格局演变而来。道路系统基本按经纬制规划,御街中山路为主干道,全城规划的主轴线。城内水路交融,格局严谨又自然。今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及湖滨路、南山路,基本上是元明清的府城垣遗址,云居山地面尚存城墙遗址。京杭大运河及中河、东河和护城河等主要河湖水系,至今犹存……
作为两朝都城,文化之邦,杭州文化璀璨,积淀深厚。从新石器时期后期开始,杭州先后出现过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孕育和荟萃了众多贡献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忠臣义士、贤明州官和能工巧匠,为杭州留下了一篇篇光耀千古的华章……
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小营巷、思鑫坊、湖边邨、小河直街、清河坊、北山街、中山南路及留下等历史街区,兴安里、平远里、惠兴路、中山中路、武林路、梅家坞和大兜路等历史地段,无不年代久远,尽显繁华盛况。每一处都是丰厚的历史一页,古城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的物证。
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名胜古迹众多,每个时期都有辉煌的印记。拥有岳飞墓(庙)、六和塔、飞来峰造像、闸口白塔、胡庆余堂、良渚遗址、临安皇城遗址、西泠印社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39处,龙兴寺经幢、雷峰塔遗址等省级文保74处。已公布历史建筑336处,工业遗产9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有西湖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说;江南丝竹等传统音乐,杭州评话、小热昏、杭州评词等曲艺;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龙井绿茶与蚕丝织造及制扇等传统技艺,精湛绝伦,名闻遐迩……
1982年,杭州成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次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旅游城市。2011年和2014年,西湖文化景观与中国大运河先后列入世遗名录,杭州成为“双遗产城市”。
告别拆老城建新城 决策扭转规划引领
——古城保护进入正确轨道
灿烂的史前文化,辉煌的两朝国都,独特的城池格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天堂”里留下了异常厚重的积淀和印记,令杭州魅力无穷。历史文化积淀是杭州的“根”与“魂”,都是杭州之所以为国家级名城的祖传珍宝,不可再生。
回溯历史,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1世纪前夕应该是一条分界线。
此前的一些年,杭州也是重视保护,且做了不少努力。尤其是成为首批国家级名城后,更是做了大量保护工作。
诚然,这并非尽如人意。“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启动旧城改造,为着彻底摘掉‘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顶帽子,从1993年起,决定每年拆除100万平方米旧建筑,同时配套建设新住宅120万平方米。大片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群被彻底‘抹平’。”2007年9月21日的新华社每日电讯这样说。
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陋街小巷变成了现代大道,摩登高楼取代了矮旧民房,现代建筑挤进了西湖风景区……收获了高楼大街、改善了居住条件的古城,也损坏了不少文化遗产和旧城格局、城市文脉。有识之士疾呼:“杭州越来越不像杭州了!”
杭州开始从弯路中觉醒。决策层对“拆老城、建新城”开始了深刻反省,逐渐认识到:古城的风貌景观之独特价值,是任何新建筑所不能代替的,名城保护和城市发展并不对立,完全可以正确地协调起来。缺乏城市保护规划,是付出惨痛代价的根由所在。
“‘建设性破坏’,那是非常遗憾的一页。”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晓东博士,回忆这段时光,显现出无奈而痛心,愿望是好的,但方法出错了!诚然,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过程。杭州的觉悟还是比较早的。
刘晓东,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博士生。自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市规划系统工作,即与名城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经办人干到副局长。说起杭州古城的保护历程,如数家珍。
“明显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这年春,河坊街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到处是一个“拆”字,古街老店在推土机下不断消失……在社会的呼吁中,终于被紧急叫停。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下称“市规划院”)的院长助理杨毅栋,与刘晓东同为当时的见证者。“那时的状况,有点像‘刀下留人’。终于,拉走的材料被追回来,开始尝试抢救性保护……”这个事情,在社会上震动很大。
绝处逢生。2000年,杭州出台第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4月8日始,依“修旧如旧”原则,按原有风貌和历史肌理,进行保护修缮。2002年10月,既旧又新的河坊街热闹亮相,以其“南宋余韵、市井风情”一举轰动。至今已成为古城特色街区的代表,“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
以河坊街的保护为契机,杭州进入了全面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轨道。
决策迅速扭转。理念革新思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基础性投入,保护和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进入新世纪后,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名城保护理念。亮出坚定决心:路可以明天修,房子可以后天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必须今天干,当好名城的薪火传人。强调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建设必须服从保护的需要。
“保老城、建新城”、“两疏散、三集中”,“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重大决策次第推出。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西湖、西溪、运河,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功能区集中、建设向沿钱塘江新城区集中,努力实现名城保护与城市化推进“双赢”……
名城保护,量大面广内容庞杂。首当其冲的,便是规划。有了科学规划,即可“按图索骥”,遵照实施。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规划人身上。“规划先行,我们要尽到历史责任;科学规划,应保尽保,是规划人的职责所在!”刘晓东说。
结合新修编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市规划局、市规划院会同市园文局几年的调查研讨编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终于2003年9月正式出台。作为名城保护与建设的依据和法定文件,“这个规划,我们已经等了整整21年了!”时年74岁的评审组专家毛昭晰教授感慨不已。
“高瞻远瞩,对历史负责,解决好名城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古城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点保护好城市环境风貌和文物古迹,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确实颇有高度和远见。这年的5月6日,《浙江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就此进行了专题“关注”。
随着保护工作的次第展开,“市规划局等相继组织编制了一系列保护专项规划,涵盖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老字号、党史胜迹等一系列保护规划,形成了完善并具有杭州特色的保护规划体系。”市规划院院长龚正明说,仅仅专项规划就多达70余个!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而且不少规划开创了全国先例——
出台了全国首个老字号保护规划,挖掘、整理并保护了胡庆余堂、孔凤春香粉店、万隆火腿店、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等近百家“老字号”商号(建筑);在全国率先提出“教育遗产”概念,并将教育遗产(校园建筑)、古树名木甚至古井等进行了保护,编制了专门的保护利用规划,给市区的古树、名木、古井上了“户口”;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杭州规划保护的经验做法,由中国城科会名城委总结提升为著名的《杭州共识》,在全国推广……
依规保护全面推进 应保尽保传承古韵
——科学保护创造“杭州经验”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面世,其意义是具时代性的。
明确了保护的六大方面,即名城整体层次上及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保护的重点是:旧城环境风貌,西湖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
“期间,杭州市专门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设立了名城保护专项资金。6个老城区的文保管理机构相继建立,调整提升了良渚遗址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市规划局局长张勤介绍,与《保护规划》同年出炉的,还有经大规模文物普查和复查后编制的《杭州市拟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清单》……
大规模、立体化和急救式的“保护之战”,扎实有序展开。相关各方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攻坚克难,努力复原杭城绚丽和凝重的历史遗存。“已累计投入资金达数百亿元,对历史文化遗产实行‘应保尽保,能保则保’。古都杭州,真正进入依规保护、严格保护、科学保护的新时代!”
——“点”的保护。包括文保单位、历史建筑、老字号的保护,保护范围从古建筑、老房子,拓展到工业遗产、校园遗产等,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先后重点保护了291处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及186处市级文保点。公布了336处历史建筑,重点修缮了胡雪岩故居、玛瑙寺旧址、孩儿巷98号民居等280处历史建筑。集中保护了老字号集聚的清河坊、中山中路、大井巷及湖滨地区等,恢复老字号的功能和布局形态。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老字号发展,形成传统的商业和文化氛围。综合保护了5000处以上有价值的老房子。探索创造了独特的“保护优先、改善为主,鼓励外迁、允许自保,项目带动、搞好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多元筹资、共同负担”的先进经验。
有效保护了69处、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工业遗存。经重新定位,以其崭新的时尚气息、先锋姿态,成了招商引资的资本,新的经济增长点。杭丝联、蓝孔雀、双流水泥厂和长征化工等区块,华丽变身为丝联166、LOFT49文创产业园、凤凰创意国际和西岸国际艺术区等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创意园,焕发了蓬勃生机……这“一揽子”的大保护,被称为“奇思妙想”的杰作,令杭州成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
浙大华家池校区西斋、神农馆,杭高教学楼、图书馆和杭铁中3号教学楼等59处老建筑,被列为杭州教育遗产保护名单。杭师大玉皇山校区等的保护利用,为校园遗产保护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线”的保护。重点完成了小河直街、中山路(南宋御街)、湖边邨、小营巷、北山街和西兴老街等27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保护,恢复街坊肌理古巷风貌,有效保护了古城胎记,传承了杭州的千年气韵。综合整治了京杭大运河、护城河、中东河水系景观长廊等,保护了沿河的历史文化遗产。改善更新了上千条背街小巷,使数百万居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提升。小河直街街区保护项目和中山南路综保工程,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始自2002年的运河综保工程,将运河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让遗产保护真正惠及于民。先后完成“一馆二带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一廊二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一寺一厂三区三馆五街九路”、“一桥一碑二街三园四居六路”等运河系列景观的保护和恢复,形成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特色历史街区、香积寺、运河天地、浙窑公园、塘栖古镇等重要节点,修复了人文生态,为大运河成功申遗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的保护。重点对西湖、西溪、良渚及南宋皇城大遗址等,实行了持续的综合保护工程。历经10多年的西湖综保工程,共恢复、重建、修缮历史文化景点180多处,实施“西湖西进”,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极大地丰富了“西湖天下景”的蕴涵,显著提升了西湖的历史文化品位。并且将西湖保护和免费开放相结合,还湖于民。“圆了300年前‘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全景之梦,形成了‘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新格局,延续2000年的古老西湖实现了新生,为西湖顺利申遗奠定厚实基础!”
良渚古城遗址的综合保护稳步推进。尤其是去年底省政府批准“良渚遗址保护总规”以来,保护范围扩大到42平方公里。坚持遗址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成果丰硕。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可望成为杭州的第3个世界遗产……
——“城”的保护。着重保护了杭州老城区“腰鼓城”布局结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轮廓线。遵循《保护规划》,全力保持了景城结构,即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相互依存的名城整体格局,保护了道路与南北向河道平行构成的水陆交融的旧城格局。还重点进行了“四个保”:
保护了河湖水系,以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河湖水系为重点保护目标,保护京杭大运河、中河、护城河、上塘河等水系;保护了旧城中轴线——中山路;保护了传统街巷,中山中路辟为传统商业街,大井巷辟为药业一条街,河坊街为地方特色街,元宝街、小营巷作为旧城典型居住坊巷,北山街为近代建筑保护区,湖边邨、思鑫坊为近代民居保护区,均已获得可喜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了凤山水城门、云居山城垣门等城垣遗迹……
值得一提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凡是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能单独建馆的单独建馆,不能单独建馆的在非遗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抢救性保护了白蛇传等90项非遗,先后建成开放了西湖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100多座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艺术馆,漂亮地保护了杭州独特的文化记忆……
“这些年来,杭州实施了一系列保护项目,形成了‘以点为基础、以线为纽带、以面为突破、以全城保护为目标’,点线面结合全面保护的多层次、全方位、完善的保护体系,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多层次的保护框架。突出南宋皇城文化、吴越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掘与展示,保存历史风貌和改善环境并举,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一些权威媒体曾多次进行报道,高度评价杭州:建新城、保老城,老城传承古韵,新城壮观气派,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路。
有机更新积极保护 两获世遗各方赞赏
——保护结合利用相得益彰
徜徉在古运河畔,俯仰所见,即是传统风貌的古街老宅、寺院博物馆、河埠古桥梁……古色古香,成片成区,相得益彰。漫步在中山路上,感受宋时风情,寻觅皇城根下古韵,怀旧畅想,幽思翩翩……昔日繁华异常的区域,如今无一不是杭城厚重的“金名片”!
“大气大美大方,古城保护的成果之巨,可从西湖、运河成功列入世遗来佐证!”闲坐于湖滨的咖啡厅,聆听着外来宾朋的夸赞,老杭州们难掩自豪与欣慰……
诚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篇大文章,难文章,也是大华章。具体的保护过程是艰难的,曾遇到过不少的阻力……18点多才下班的刘晓东,日前终于坐在我们面前,回首以往仍不胜感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随着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显现放大,社会上业已形成共识与合力,产生了积极效应。借用国内专家的话说,是创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经验’。”
“杭州经验”,首先在于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杭州实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有机更新、积极保护”。在这个科学理念指导下,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以有机更新替代“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坚持“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文化为要、系统综合、品质至上”等的原则,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河道等的有机更新;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进而落实《威尼斯宪章》所倡导的“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保护”。
“杭州保护老城、建设新城,新城老城相映成辉,是现代城市的典范。”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中国名城学委会顾问汪志明等权威名城保护专家,上月在临海考察时评论说,西湖周边和三面云山景观格局等的保护,堪称奇迹……
│主办单位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承办单位 浙江日报社 │媒体互动 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江老年报 美术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腾讯大浙网 《浙江建设》杂志 《城市与规划》杂志 浙江建设信息港 │战略支持 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求是《小康》杂志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规划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