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雪域高原的赞歌
本报记者 何苏鸣
【关键词】 千里援建
【长镜头】
每个人的心里,大抵都住着一个西藏。
那是仓央嘉措的西藏: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是海子的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那是郑钧歌里的西藏: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雪山尽头,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的姑娘她没完没了地笑。
今年8月,跟随历届援藏干部返藏前,我想象中的西藏,也是这般诗意和美好。而5天的行程,却让我认识了另一个西藏。在这个西藏,走路会晕眩,呼吸会急促,看着热腾腾的牦牛肉没有胃口,睡觉时甚至不得不靠氧气罐“帮忙”。
这个“西藏”,叫那曲,这里的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年平均气温仅-0.9℃至-3.3℃。这里,是浙江从1995年开始对口援建的地区,过去的20年里,7批共340名援藏干部在这片雪域高原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第一次去那曲,看到一座雪山,就停下来拍照,后来的3年,只是盯着手机屏幕看时间,怎么还没到?”从拉萨去那曲的车子里,一位援藏干部这样告诉我。这段直线距离仅220余公里的路程,因为山路盘旋,需要花费近6个小时的时间。可他们又告诉我,每个来援藏的人,想法都很简单,就是想为这片土地做些事,“我相信大家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过去的20年里,一批批的浙江党员干部,用自己的默默行动,努力为雪域高原创造一番新天地。在那曲,除了随处可见的“浙江元素”,更让我感动的,却是另外一个细节。
那是历任援藏干部们和那曲朋友的重逢。久别老友的每一次深情相拥与依依惜别,都让人鼻子发酸。我相信,在藏民们满含笑意的双眼里,是属于这340名援藏干部自己的, 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