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热词汇之二胎
生或不生,重要的决定
杭州“单独两孩”家庭的年度纪实
记者 王庆丽
通讯员 罗英 胡燕燕
【热词背景】
2014年1月17日,浙江人大官方网站公布《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宣布从16日起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该政策的省份。随后,江西、安徽、天津、北京、广西等省(市)陆续公布了单独两孩的实施方案。
然而,曾经的独生子女们在渴望大家庭、渴望手足亲情的同时,对于是否需要养育“二胎”的态度却各不相同,赞成与反对参半。“单独两孩”,生还是不生?我们或许可以从杭州一对夫妇的故事中获得一些启发。
【人物故事】
2014年1月:萌芽
今年34岁的王燕,此前从未想过再生养一个孩子。
2005年,来自衢州的她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比自己年长7岁的诸暨小伙何强。两个从外地到杭州打拼的年轻人一见钟情,一年后结为夫妇。2009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牛牛”呱呱坠地,生活平静而幸福。
从何时起,她的想法开始改变?王燕说,这是因为去年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一对兄弟的父母先后离开人世,哥哥拉着弟弟的手说,父母不在了,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有事我们一起商量。
这样的对话,让王燕深有同感。她自己就有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姐弟俩彼此陪伴,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如今,王燕的弟弟也在杭州工作,平日里丈夫不在家时要干的体力活,几乎都由弟弟“承包”了,一些对他人难以倾吐的心里话,弟弟也是她最好的“听众”,会同她一起分享心事。
也正是在去年,王燕的父亲出了车祸。在医院抢救的四天四夜里,姐弟俩轮流陪护,相互鼓励,方才与父亲一起渡过难关。这更是让王燕感受到,有一个能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手足是件多么重要而珍贵的事情。
丈夫何强原本就是家中独子,从小体味缺少玩伴的孤单。近年来,他身边不少符合“双独”条件的朋友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一家四口的热闹与幸福也让他深有触动。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物质方面的爱终会消散,而手足间的爱将长久延续,这将是我们为下一代留下的最好的东西。”何强说道。就这样,一个生育二胎的梦想在这个家庭中开始萌生。
2014年2月:孕育
今年2月初,在浙江省宣布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半个多月后,一个新生命如期降临到王燕的腹中。哥哥“牛牛”借用自己最喜爱的动画片《贝贝生活日记》中主人公的名字,唤他叫作 “小贝”。
这时候,胎儿的性别还未可知。对于已有一个男孩的家庭来说,添个女儿凑成“好”字,自然是再理想不过的性别设定。孕育的过程极为不易。接近35岁生育高龄的母亲王燕,由于身体原因,从怀孕第七个月起便需要卧床保胎。“从那时开始,到生下孩子后坐月子,这样算来,我几乎是在床上躺了整整四个月呢。”回忆起怀孕的那段时光,她用笑容将一切艰辛化为云淡风轻。
为了照顾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外孙,王燕的母亲关掉了自己在衢州老家经营的一间杂货铺来到杭州。老太太说:“现在大人辛苦一点,能让孩子以后有个照应,我们也愿意尽力去帮助他们。”
2014年7月:抉择
这个夏天,怀孕6个多月的王燕面临职场上的重大抉择。
大学毕业后,她在杭州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工作,从分店收银员做到了总部的项目主管,是同学和朋友眼中公认的“女强人”。公司在知晓她怀有“二胎”的情况下仍有意提拔,想让她接手一个更大的项目。
对于这个未来的四口之家来说,一个母亲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既要接送上幼儿园的大儿子,又要照顾即将出生的小婴儿,还要对他们进行分阶段的教育与引导。
何强夫妇来杭打拼十多年来,积累了颇为丰厚的财产。如今,何强与朋友合伙经营一家物流公司,投资回报及发展前景都十分可观。几经思量,王燕最终放弃了这次难得的升职机会,选择回家保胎待产。
2014年11月:新生
2014年11月6日晚上10时48分,伴随着一阵阵清亮的啼哭,一个身长50厘米、体重7斤6两的健康男婴出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产房内。这是何强与王燕的第二个孩子,也是杭城最早一批出生的“单独两孩”之一。
或许他会有一点失望。与哥哥出生时一大家人围在产房门前焦急等待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只有他的父亲一人在产房外迎接了他,而他的母亲对于他的每一次啼哭也显得不那么在意。
如果他能够察觉父亲在告诉别人自己又有了一个“儿子”时不经意流露出的自豪感,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到来感到骄傲。这是血脉的又一次延续,同时也让整个家庭在这个冬季收获了双倍的喜悦。
当然,如果他能够听见母亲私下里的比较,认为哥哥英俊清秀,而弟弟更具男子汉的粗犷气质,他也一定会更加自信。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是谁的附属,而是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
2014年12月:满月
“嘿,宝贝,你知道你有多帅吗,比你的哥哥还要帅呢。”下午2时许,母亲王燕抱着刚满月没多久的“小贝”坐在家中客厅的沙发上,一面接受采访一面喃喃说道。
怀里的这个小家伙,有着浓密的黑发和饱满的脸庞,正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而当他的目光慢慢移向母亲时,我想他定会发现,在这双正凝神注视自己的美丽眼睛里,满满的爱已经浓得化不开。
在这间并不宽敞的两室一厅里,主卧与内阳台之间被一道临时加上的白色推拉门隔成了两个空间。小贝与何强夫妇同睡一张大床,阳台上的可折叠单人床则是牛牛的小床。王燕说,与新生儿同步作息,有助于增进母子间的亲密关系。
关于未来,王燕说,她将更倾向于做一名全职太太,与两个孩子共同去经历成长的过程。“等到孩子们都大起来了,我打算同几个同样生育二胎的姐妹们一起创业,但眼下,至少近两三年内,孩子们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注:应主人公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何强夫妇对于“二胎”小贝的来到经过精心的计划与安排。父亲赚钱养家、母亲照料孩子,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家庭模式,也是夫妻二人所认定的、最适宜两个孩子成长的一种选择。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近日刊发的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那么,在大都市里,再养育一个孩子,除了能够支付这上百万元的生养成本外,还有教育、抚养等诸多问题需要同时考虑,这大概也是让许多符合政策的家庭仍在徘徊、观望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于今年7月公布的全国“单独两孩”实施后基本情况,截至5月31日,在全国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的1100多万对夫妇中,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仅27.16万对,已批准的有24.13万对。可以说“单独两孩”政策起步良好,进展顺利,没有出现婴儿潮。
我们也希望,每一户有意愿生育“二胎”的家庭能秉持慎重和理性的态度。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新的生命来说,“生”只是起点,“养”将是过程,把他或她养育成一个身心健康而又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应是父母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