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为农民转产植入鲜活“基因”

  本报记者 聂伟霞

  清澈的河水潺潺而流,田野里绽放着五彩的花朵,空气中弥漫花香……即使不是节假日,衢州柯城区石室乡荆溪村依然游人如织,当地农民开着农家乐,收入盆满钵满。荆溪村实现了从一个养猪村到旅游景点的成功转身。

  其实,这番美丽乡村的景象在浙江农村不难寻觅。改变,缘于“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我省各地推进这两项重点工作以来,许多严重污染环境的非法养殖棚被拆除,臭河变清流,臭气变清新。各地政府也早就在谋划,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养殖户扶持帮助,使一拨拨的农民成功转产转业。

  生猪养殖是柯城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猪圈靠搭建、猪粪靠直排”这样落后的养殖模式,致农村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自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来,该区实行全流域禁养。目前,全区退养生猪30余万头,拆除栏舍面积38万平方米,近8.5万名农民面临着转产转业。柯城大胆探索推出“蔬菜大棚换猪棚”三换一改模式,即“猪棚换大棚、猪棚换来料加工、猪棚换菇棚”。该模式按照“拆一平方米换一平方米”标准加50元/亩资金给养殖户进行补助,农业部门开展培训、技术服务、统一配送种苗、有机肥等“保姆式”农技服务,促农民转产转业。

  在柯城区万田乡冯坦村翁塘垄水库下,123亩钢架搭建的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正投入使用,中心大道、沟、渠、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生猪退养户按照相关标准,领到建好的大棚“现房”。

  “其实,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万田乡谷塘村山后徐村郑洪生道出了生猪养殖户的共同心声。简陋初级的养殖方式不仅污染环境和水源,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生猪养殖业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郑洪生从事生猪养殖已有十多年,养殖效益时好时坏,甚至出现3年连续亏本,按照以前,没其他出路,亏了还是会继续养,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想着亏两年总能等到赚的一年。而“禁养”倒逼着养殖户转产转业,谋求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农家乐、来料加工……”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许多养殖户成功转产转业,但也有迷茫停滞不敢尝试的。50多岁的郑洪生和妻子,除了养猪,没有其他技术。没种过大棚蔬菜,怎么个栽法、温度多少合适、用肥要注意什么等都不知道;小规模种植赚不了钱,想大规模种植又缺资金;种好了,卖给谁,怎么卖等问题都困扰着郑洪生。即使行情不好,郑洪生还偷偷地“藏”着几十头小猪继续养。

  转产转业给像郑洪生一样年纪偏大、没有技术的老养殖户带来了阵痛。他们一来担心技术,二来缺资金,三是担心销路。其实,说到底养殖户对转产转业心里“没底”缺乏信心。

  因此,政府部门除了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扶持外,还需要给农户送“底气”,和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销售“联姻”、技术“嫁接”,让农民看到市场前景,消除他们的顾虑 。

  要帮助农民真正的转产转业,还需要政府再“俯下身”来倾听农民的心声,感受农民情绪的波动、观念上的碰撞,消除他们的迷茫,并从思想上植入时代鲜活的“基因”,才能催生农民创新精神,才能彻底帮助农民转产转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为农民转产植入鲜活“基因” 2014-12-19 3682949 2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