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新浙商

村头设服务点,帮助农户网购和推销产品

宁波:电商平台进村来

  本报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金旭孟 索向鲁

  宁波北仑区柴桥街道高村的一家农村小店这两天时常挤满人,排队的村民争相“挤兑”的可不是小店里的现货,而是新鲜的网购商品。

  今年8月份,宁波“我是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的“我是农民”电商平台正式在全市农村上线。不同于普通的电商,“我是农民”是专门面向农村、农民的网购平台,在村里设置服务点,帮农民上网下单,农民在服务点线下取货。

  截至目前,“我是农民”已经在宁波农村建起了40家“网购服务点”,预计明年达到200家服务点。

  在北仑久勤村“我是农民”网购服务点,一台电脑、一台42寸电视显示屏、一个服务人员,几个样品货架,就是农村淘宝的全部装备了。

  一大早,服务人员张春玲便被村民围了起来,大伙从电视大屏幕跳动的清单里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由她代为操作。

  当天的第一单,是帮52岁的村民李春华买的,她女儿下月给孩子办满月酒,最近张罗买些糖果、干果花费了600多元,过两天就能直接来提货了。“以往是要坐车到城区去采购的,这回省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很方便。”

  “电商要进军农村,需要改良模式,找到网购和农民日常购物的结合点。”“我是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旭光说道,区别于传统的O2O,平台在线下广泛布点“网购服务点”,服务点多放在农民常去的小卖部或老年活动中心,服务点的人员可帮助农民在线上操作,农民在服务点取货。

  除了采购商品,还帮助农民卖卖家乡土特产。不久前,北仑一个村庄的一位姓陈的农民找上门来,说自个种的猕猴桃滞销。傅旭光便把货放上了网购平台,“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每斤4元的价格,放在网上售卖,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600斤,快速消化掉农产品。”

  刚进农村时,“我是农民”电商平台便遭遇到了农村固有的“小卖部模式”的消费习惯,“我们不去打破消费习惯,而是顺着农民的喜好走,培育新市场。”傅旭光说道。

  打开“我是农民”的购物平台,里面的货品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有柴米油盐,还有日用品、小家电等,货品种类有500余种。“丰富的品种是农村小卖部所达不到的,到明年,我们网上品种将达到2000多种。以前农民买大件的东西都要去城里,现在不出村就能搞定。”傅旭光说。

  价格优势也是网商完胜小卖部的绝招。傅旭光介绍道,“与超市相比,我们提供的商品有着集约采购的价格优势,不用支付相关进场费用,价格可以更优惠,农民自然会喜欢。”

  价廉物美的商品,迅速在农村集聚了人气,“口碑效应”也逐步发酵。两个月来,网购平台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预计到明年,每个“服务网点”的月销售额就能达到4万元。

  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了一组数据:最近半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5.8%,略高于城镇。这也意味着互联网正在从城市时代走向农村时代。

  然而,探营者的困难依旧不小,电商物流便是其中之一。“农村虽然人口众多,但由于人口分散,一千多人口的村庄,快递如果要走一遍可能要走十几里,耗时耗力。”“我是农民”上线前,找过不少物流公司,可是一算成本,很多公司都面露难色。

  “我是农民”网购平台选择了自己送货。“目前网点还不多,雇用了两辆车把货物拉到农村服务点,一天大概可以送30家,算下来,一个服务点两天可以送一次货。”傅旭光介绍道。物流是他们最大的成本开支,占了销售额的5%,而整个销售的利润率也只有2%。

  节约物流成本,傅旭光也在做着尝试。“我们想把农村产品外销结合起来,送货进去,拉出当地的土特产卖到城市里,这样就不会出现空车,两块业务结合起来,分摊物流成本。”不过傅旭光坦言,这块业务还刚刚试水,两者能融合到什么程度,能节约多少成本,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1 宁波:电商平台进村来 2014-12-18 3727129 2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