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纪委全面监督没商量——
吹响反腐集结号
本报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金旭孟 陈冠军 盛相良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大、成效显著。但当前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依然多发,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面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按照党章明确的职责和职能定位,聚焦主责、回归主业,重在查处案件和执纪监督,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宁波北仑区创新“大监督”模式,积极探索。
从117个到14个,这是过去近1年时间,北仑区纪委监察机关参与议事协调机构数量的变化。
与之反向增长的,是其办案数量。今年截至12月10日,共查办案件83件,同比增长51%;其中,涉及区管干部4人,科级干部12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8人,其中委局立案查处10人,同比上升66.7%。
从“冲锋在前”退而“督战后方”,北仑纪委创建“大监督”格局,抓牢主力军、把握主干线、拓宽主渠道、坚守主阵地,让纪检监察机关真正回归本位,与错位、越位、缺位、失位说“再见”。
区财政局财政监督科科长陈祥慈,至今记得今年7月参与的那次“突袭”。当时,区某部门一家下属事业单位的小金库被他们检查发现,随后被区纪委查处。“检查财经纪律问题,财政局同志显得更专业,比纪委更能直抵病灶。”陈祥慈说。
在北仑,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战线过长、力不从心,与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日常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矛盾,因为“大监督”格局的构建,得到有效缓解。
群体作战,瞄准问题靶心
今年初,听说纪检监察机关要“减负”,陈祥慈还不以为然。当他在7月接到通知参与一次专项督查时,才发现这回区里动真格了。
受“正风肃纪”多部门共同行动的启发,北仑区在今年初推出“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监督工作新格局。按照规定,区纪委不定期组团进行专项督查,依据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行动主题,然后确定参与的负责部门和单位。
“对公权力的监督,由纪委单打独斗转变成群体作战,区域治理更能瞄准问题靶心。”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钟世祥告诉记者。
小金库、农村小型工程、农村基层小微权力、“四风”问题……至今,全区已开展6大类92次专项督查行动,财政、审计、国税、公安、农林等职能部门轮番上场,检查单位594家次,共查出各类问题72个,处理人员51人。
联合监督,不代表区纪委、监察局“大撒把”。在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北仑又推出案件办理“上管一级”机制,对案件办理环节进行全程监管。
小港街道钟家桥村党支部书记胡某违纪一案,就因此“罪加一等”。今年初,有村民向街道纪工委举报称,胡某出租村里土地造违法建筑。后经街道纪工委查实,胡某擅自将村级集体土地出租他人,用于违规建造生态公墓、厂房等情况属实,共非法占地40多亩,基本农村用地7.25亩。小港街道在对胡某给予党纪处分时,考虑到胡某将村级土地非法出租,是为了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并经过村集体讨论,拟给予胡某留党察看处分。
但区纪委在审理案件时,认为胡某非法占地40多亩,涉嫌刑事犯罪。同时考虑到群众反映强烈,因此直接改变处分决定,由留党察看改为开除党籍,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案件办理‘上管一级’,不是所有案件都由区纪委代办、包办,而是对下级纪检组织办理案件进行指导、督促和规范,对案件线索加强指导掌握,对办案质量从严把关。下级纪检组织自办案件不仅不能减少,还要鼓励基层多办案。”北仑区纪委负责人说,为防止少数基层纪检组织碍于人情,有案不查或重案轻查,区纪委将下级纪检组织主动办案情况,纳入基层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
为此,北仑还推出了“本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自己主动查办不扣分,规范办理要加分,上级发现查办多扣分”的新规定,引导和激励基层办案,规范和提高办案质量。
查漏补缺,编密制度之笼
从业30多年,区财政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和社会保障科科长阮中义,从未像今年这般密集地学习局里出台的规定。在他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公务车辆、出国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5份文件,“这些都是过去不到半年时间里,针对局里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的。”
“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推动。”“大监督”给北仑带来的最直观改变,就是区纪委推动相关单位出台或完善了各项制度。在钟世祥的档案夹里,这23份文件中,部门规范管理类制度10项,基层干部监管类3项,财务制度类6项,工程监管类4项。
不久前,全区百余家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接受了工会费使用新规培训。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地工会费用的使用从此有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区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出台这项面向全区的制度,也是源于一次专项行动。
今年上半年,区里3个机关部门基层工会被查出违规使用工会费。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区总工会立即研究出台《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意见》。工会活动午餐标准、职工春游秋游时间、住宿要求……现在,每个机关工会会员心里都有了明白账。
监督工作自身存在的漏洞,也在同步消除。
“以往我们掌握举报信息,一般靠群众来信来电或网络揭发等。”钟世祥说,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容易导致纪检监察机关陷入被动,最终成为“信息孤岛”。现在,全区构建监督信息交流共享平台,规范信息报送方式及途径,健全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目前,已先后推出党员干部廉情预警信息平台、“阳光工程网”电子政务平台等信息搜集共享系统。
同时,北仑还建立线索汇总制度,搭建处置平台。对各职能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集中登记管理,并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对监督信息全面汇总、分类处置,监督核实后,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阳光监督,
倒逼干部履职
上个月,大碶街道湖塘村对到期的街面房公开招投标,不仅经济合同全部采用示范文本,年租费也从原来的21.6万元提高到51.19万元,增长了137%。
在街道纪工委副书记贺巧子看来,这令人欣喜的变化,源自以千名农村廉情监督员为核心的立体监督网络。
“小官腐败”,一直是基层农村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去年,北仑区以联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监会成员、村财务工作人员为班底,组建监督队伍,同时以多个相邻村组成的农村片区为单位,设立监督片区。目前,195个村建立了农村廉情监督员组织,设村民监督员1160名,实现农村党风廉政监督全覆盖。
阳光是最有效的防腐剂。今年以来,北仑涉及村干部违反廉洁履行职责相关规定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45%。
有线下监督,也有网上公开。
今年初,宁波首个政府投资项目智慧监管系统,在北仑建成并开始试运行。从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管理、造价审核,到竣工验收,全程被晒在“阳光”下。
“不仅全区政府投资项目进度尽收眼底,更重要的是能立即发现异常。”区监管办综合科科长叶剑锋告诉记者,目前有333个项目纳入电子监管,涉及资金267亿元。
公职人员的相关信息,也都被放到网上,接受群众监督。打开“北仑区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全区91家单位的4277名公职人员,一人一岗,配上头像,24小时挂在网上。
“稍有懈怠,一线工作人员随时都可能被投诉。”区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工作人员李昌耀说,这种公开方式,让他和同事在上班时间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注意工作态度、方法和质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干部也担忧,随着大监督格局的建立,纪委在监督执纪中会否存在自由度过大,而导致自身无法接受监督的现象?
对此,北仑区纪委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今年区纪委专门设立了干部室,负责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情况。同时,规范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制度化、程序化制度,进一步严密业务程序,完善线索管理、问责处理、案件查办、工作报告等程序,出台了全省首份“街道(乡镇)纪工委(纪委)和区直机关派驻纪检组履职规范”,有效推动基层纪检机关履职尽责。
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北仑区纪委还借助社会力量监督纪检监察干部。每年组织开展“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和媒体记者上门监督,还在网上开通了“书记信箱”和“官方微博”,拓展公众监督渠道,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监督。
■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邱巍:北仑纪委打造“大监督”模式,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致力于监督角度立体化、监督工作规范化、监督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内外协调、上下联动、横向互动、运行有序、相互配合的多元监督格局,从“冲锋在前”退而“督战在后”,充分发挥了大监督的作用。但也要建立相应机制,防止纪委在监督执纪中权力过大,导致自身无法接受监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