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31版:比翼齐飞·人物

林垂都:品格在创业与奉献中升华

  比

  齐飞

  31

  BIYIQIFEI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比翼齐飞·人物

  责任编辑:周静

  ZHEJIANG JIANGXI

  联合出版

  社

  社

  林垂都:品格在创业与奉献中升华

  他,就是享誉全国的农民企业家、“苏浙皖赣沪地区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林业产业兴林富民企业功勋人物”——江西南丰振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垂都。

  学艺

  1987年秋,林垂都高考落榜,他带着无限失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南丰县最偏远的紫霄镇黄龙坑村。这里竹海茫茫,遮天蔽日,古树参天、松涛阵阵,竹木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金不足、技术不精,村里仅一家竹制品小作坊,且还是加工半成品,效益极低。面对这一切,林垂都决定从失落中走出来,利用家乡丰富的竹木资源进行竹木深加工。

  主意打定后,他先到村里木竹制品小作坊学徒,开片、刮青、抽丝,苦活、累活抢着干。有一次破一根大头竹子,他用力过猛,篾刀割破了脚趾,鲜血直流,他不动声色,稍事包扎,又悄悄地干活。

  为了学习先进的竹制品技术,1988年4月,他走出大山,只身跑到吉安市泰和县一家竹木制品厂打工学艺。有一次,他在机器上拉丝,机器突然发生故障,一根尖锐的竹刺,深深扎进林垂都的右手中指,他咬牙拔出,用一根缝衣线紧紧缠了几圈,没当回事。老板见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为人诚实,潜心钻研,就把自己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竹制品加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就这样,经过近一年的苦学,生产竹制品的关键技术就被林垂都全部学会了。

  创业

  学成归来,踌躇满志的林垂都,向浙江温州的亲戚借了16万元,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家小型竹制品厂,主要生产竹丝等半成品。每天,他和工人们吃在车间,住在工棚,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手把手地把学来的技术一一传授给工人们。经过林垂都的辛勤劳动,苦心经营,当年他的工厂便赢利8万多元。初尝胜果,林垂都信心倍增。于是,谋划着在大山里干一番大事业。

  黄龙坑村拥有2万多亩竹木,然而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大多靠出售原竹获取收入,不仅收入低,而且对竹林毁坏也相当严重。林垂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向村委会提交了承包本村竹林的报告。村里很快与林垂都签订了15年的竹林承包合同,林垂都立即雇请了40多名村民常年上山垦复管理,不仅优化了毛竹林,而且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

  建立了自己的毛竹基地后,林垂都追求的目标更高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扩大企业规模,他四处奔走,多方筹资,跑浙江、下扬州、找亲戚、求银行。真诚所致,金石为开,他终于筹到6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工厂职工由原来的10多人增加到50多人,产值由原来的3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正当林垂都策马扬鞭,放手大干之时,市场上竹制品出现滞销。看着一家家竹制品厂因此倒闭,自己的积货也日渐增多,他彻夜难眠。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林垂都带上样品,走南闯北,累了,在车站的长椅上靠靠;饿了,啃几口面包、喝几口凉水;在外住宿只拣几元钱一夜的统铺,天未亮又继续踏上寻找市场的征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林垂都的不懈地努力,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工厂的产品被在浙江温州的一名台湾竹木制品经销商看中,同意包销林垂都生产的竹制品,并出口海外,喜得林垂都久久合不拢嘴。

  “创业、创新的路上没有终点”,这是林垂都信奉的座右铭。2000年12月,他将恬馨竹制品厂更名江西南丰振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52万元,扩建了5个车间,吸纳36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工作。企业做大了,实力增强了,林垂都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且处处亲历亲为,亲自制定改造、扩建方案,亲自参与新技术工艺的研发,亲自选拔、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研发中心,并亲自组织和参与各项研发工作,工人们都下班了,他仍在车间琢磨着技术、质量、产品、创新……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得到提升。2007年3月,林垂都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号召,筹资上亿元组建成江西南丰振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落户南丰县工业园区,使企业有步骤地朝着自己描绘的前景迈进。

  现如今,林垂都创办的振宇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毛竹培育、精深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竹业龙头企业和省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也由原来的拉丝、棉签棒等半成品,发展为竹凉席、竹垫、竹地毯、竹窗帘、竹地板等五个系列1000多个规格品种。产品不仅畅销各地大中小城市,还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公司研发的“玉席”、“天然青”等十来项竹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2002年,公司取得自营进出口权,2004年“振宇竹木”取得ISO9001—2000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8年公司注册的 “振宇及图”等多个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竹凉席、竹地板等产品被确认为“江西名牌产品”; 2010年1月“振宇ZHENYU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以来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竹制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竹业博览会产品金奖。

  奉献

  林垂都成功了,致富了,成为当地一名响当当的农民企业家。然而,他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夜深了,他还在灯光下思索着市场、济困、富民……他常说:“钱,是工人们用血汗换来的,要把它用在最关键、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

  1998年,紫霄镇遭受严重水灾,村民罗六荣、危成生两家房屋倒塌、稻田被淹、颗粒无收、生活困苦,林垂都获知这一情况后,拿出4万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还安排两家劳动力进公司做工,帮他们摆脱了困境;黄龙坑村困难户肖润生、徐善林两家,人口多、劳力弱,生活十分困难,林垂都拿出5万元扶助他们发展菌菇生产,如今,肖润生、徐善林两家每年收入都有6万多元;从广东移居本村的郑汤和,家境贫寒,大儿子郑文祥考取全国重点大学,无钱上学,林垂都先后拿出5万多元,资助其圆了大学梦,并资助另外两个小孩读完中学,让郑汤和一家感激不已。2008年在省农业厅组织的灾后重建捐赠活动中,他捐款12万元;为解决受灾竹农卖竹难题,他高价收购竹农30多万根冻害毛竹;紫霄镇修建公路,他一次性捐了60万元;2010年6月临川区发生洪涝灾害,他累计捐款、捐物30多万元。

  为了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和信息优势,先后帮带了300多农户,仅黄龙坑村就有70余户办起了各类企业,户均年收入达40多万元,最高的达700多万元。他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了周边一万多户农户脱贫致富,使他们户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

  此外,他通过其他方式出资一百多万元,为家乡、为贫困乡村兴办学校、修建路桥等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林垂都的创业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南丰十大杰出青年”、“感动南丰十大人物”、“市优秀共产党员”、“抚州十大杰出青年”、 “市优秀企业家”、“江西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200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以来他还被评为“苏浙皖赣沪地区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林业人物”、“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人物”、“中国林业产业兴林富民企业功勋人物”。

  他创办的企业,也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竹业龙头企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省农业产业化‘双十’重点龙头企业”,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优秀农业龙头企业”;2009年被列为“全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被评为“十佳林业企业”;2011年以来还被评为“江西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江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企业、江西省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林业产业诚信AAAAA级企业。

  在江西南丰振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身影:下班了,他仍在车间琢磨着技术……质量、产品……创新;夜深了,他还在灯光下思索着市场……济困、富民……


浙江日报 比翼齐飞·人物 f0031 林垂都:品格在创业与奉献中升华 2014-12-18 浙江日报2014-12-1800008;浙江日报2014-12-1800011;浙江日报2014-12-1800010;浙江日报2014-12-1800007;浙江日报2014-12-1800006;浙江日报2014-12-1800004;浙江日报2014-12-1800003;浙江日报2014-12-1800005;浙江日报2014-12-1800015;浙江日报2014-12-1800016;浙江日报2014-12-1800017;浙江日报2014-12-1800019;浙江日报2014-12-1800018;浙江日报2014-12-1800020;浙江日报2014-12-1800021;浙江日报2014-12-1800022;浙江日报2014-12-1800009;浙江日报2014-12-1800001;浙江日报2014-12-1800002;浙江日报2014-12-1800012;浙江日报2014-12-1800013;浙江日报2014-12-1800014 2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