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温州瓯塑大师周锦云承古传今

堆泥成画塑瓯韵

  见习记者 陈小向

  瓯塑,这门传承千年的温州民间技艺,经过无数人的传承与拓展,已经由手工艺品升华为一幅幅独特的艺术精品。上世纪50年代,瓯塑大师谢香如用彩色油泥代替传统的瓦灰,将瓯塑带进了斑斓的世界。如今,师承谢香如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锦云,博采各家所长,把堆塑与绘画、浮雕巧妙地融合起来,赋予了瓯塑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与载体。

  大师楼,隐于市

  温州马鞍池东路,极富生活气息:学生背着书包打闹着跑过,市民穿着睡衣提着蔬菜悠闲往家走。路边一转,进门直上7楼,便来到温州瓯塑研究所。

  还在走廊里,一股桐油混合陶土的气味就淡淡飘来,丰富的色彩随即充满了视野。研究所里,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瓯塑,有传统的山水小品,也有油画般的印象风格。横跨整个研究所的佛法主题瓯塑,栩栩如生,让整个空间充满静谧的氛围。

  周锦云和他的26名弟子,全身心扑在了瓯塑研究所上。在这个大隐隐于市的大师楼里,他们心无旁骛,日复一日地研究和创作。

  “这幅大型瓯塑,是为常州天宁寺创作的唐朝法融禅师的传法故事。”66岁的周锦云,仍有一头乌黑蓬勃的头发,微胖的身躯搭配着笑容,慈眉善目就像是他在瓯塑中创作的那些人物。

  17岁拜师学艺,周锦云由一名堆漆手工艺的学徒,慢慢成长为工艺美术的国家级大师,同时也将瓯塑带进了艺术珍品的殿堂。他将瓯塑视为一生挚爱。他的研究所已培养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6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9人。

  砑蹄儿,堆油泥

  研究所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埋头创作,看到周锦云走过来,有人会向他求教,人物形态是否到位,色彩是否饱满。周锦云停下脚步,跟他们仔细讨论。

  创作瓯塑需要用到两样独特的工具,砑蹄儿和几连刀。砑蹄儿是一种用黄杨木制成的工具,形状酷似儿童的小脚丫。黄杨木细腻、精致,是踏平彩色油泥的最佳工具。几连刀是瓯塑所独有的工具,它与一般刀的差别很大,刀片一般有2到4片。

  一名艺人在制作瓯塑时用到的砑蹄儿越多,说明他的技艺越娴熟。周锦云弟子张红姬的工具箱里,趟着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砑蹄儿。她正在为法融禅师的创作进行最后的完善。

  “这么大型的一幅瓯塑,就像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用工笔画出草图,构图布局、人物神态、服饰色彩,以及时代环境,这些都需要翻阅大量的文史资料,请教各种专家。”周锦云说,用工笔画出一份草图,本身就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

  把工笔绘稿拓印到创作板上之后,便以油泥为原料,开始了创作。油泥是瓯塑的灵魂,60年前,瓯塑被朴素地叫做“泥塑”,使用颜色单一的瓦灰。用白陶土取代瓦灰,融入高温煮沸的桐油混成油泥,谢香如再创造性地加入一些矿物质颜料,不断糅合与捶打,制造出了色彩丰富的油泥。

  用油泥堆出风景、人物的过程叫做“堆起”。“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堆起不是把一整块泥放上去,而是一点一滴地堆出来,层层叠叠,才能呈现出丰富的细节。”周锦云介绍说,还要综合使用“木蹄法”、“手指法”、“刀法”、“填嵌法”、“油导法”等技法来塑造各种景色的特质。

  一幅完工的瓯塑,凝聚了艺人无数次堆踏的油泥,艺术感也从“堆起”中慢慢呈现出来。使用砑蹄儿压、转、拖、收,手腕转动之间,每位高僧显出了神态各异的容貌,独具神韵。

  时间为瓯塑带来了色彩,也留下了光影的变幻。经过风干之后的瓯塑,色彩明亮不易褪色,坚固耐磨耐腐蚀,可以永久保存。

  塑精品,谋市场

  瓯塑曾经一度远销国外,供不应求,然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滞销,许多艺人转行。

  周锦云在1996年,投资600万元,整合温州倒闭的十多家工艺美术企业,创办装饰公司。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瓯塑,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把原本依附在温州百姓嫁妆、家具上的瓯塑,发展成了西方油画一般的壁挂,带进展示艺术品的领域。

  装饰公司随着市场化的浪潮,成长为有上亿元业务规模的大公司。然而周锦云发现,身边手艺精湛的瓯塑大师却越来越少。他选择辞去董事长一职,全力投入瓯塑的创作与传承中。

  他也不是没想过将瓯塑进行产业化。2006年,周锦云带领弟子一边主攻瓯塑精品,一边尝试将构图简单、容易制作的小幅瓯塑投向市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疲于制作流水线上的产品,让弟子疏于技法,甚至难以参与复杂的大型瓯塑创作,另外市场上也开始出现水平拙劣的跟风产品。2012年,周锦云选择了紧急叫停流水线制作。

  如今,在温州市的扶持下,东瓯文化创意园非遗广场上,即将开出一个占地700平方米的周锦云瓯塑工作室,“到时会考虑多招一些人,再进行市场化的尝试。”周锦云告诉记者。

  这位66岁的瓯塑大师,希望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瓯塑。他笑称现在的研究所是“阳春白雪”,瓯塑来自百姓生活,也应当设法让它回到生活中去。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堆泥成画塑瓯韵 2014-12-17 3725276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