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青青慈溪,隽永而豪迈

——传统文化继承与城市现代性发展

  青青慈溪,隽永而豪迈

  ——传统文化继承与城市现代性发展

  文/朱凤娟

  / 写在前面 /

  慈溪的一面是青瓷。

  是温润的玉,是晶莹的冰,是上林湖群山的青翠。早在1000多年前,慈溪上林湖成为越窑主产区,熊熊窑火中诞生的青瓷,经“海上陶瓷之路”,最早向欧洲传播了陶瓷文明,也孕育了慈溪源远流长的青瓷文化。

  慈溪的另一面是大海。

  慈惠三北,溪通四海,杭州湾排山倒海奋勇前进的涌潮,锻造了其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的“围垦、移民”文化。百万慈溪人创业创新,发达的民营经济更让其成为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一枚样本。

  今天的慈溪,向外看,它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宁波大都市北部的核心位置,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上海自贸区设立、杭州湾新区崛起,给慈溪带来了巨大的集聚辐射效应;向内看,新一轮中心城区规划深化完善,“东延、北扩、西连、南调、中提升”的空间格局逐渐展开,整个城市正在实现由粗放型外延式扩张向完善功能、提升品质转型。

  “如果前30年,慈溪依靠工业化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飞跃,那么今后30年,将是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动中发展,而且更多地依赖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来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那么在城市群兴起、“同城效应”凸显的当下,慈溪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她的新一轮县域城市化道路又将如何走?

  若无原则和遵循,难免随波逐流,只有传承和坚守,方能久行。城市现代性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但它也客观上导致城市区别的消弭和城市个性的泯灭。而历史文化中所凝聚的地域精神却能够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极大地推动城市现代性稳健、持续的发展。这是慈溪的认识,也是慈溪的实践。

  左手传统,右手现代。慈溪人善于将曾有的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当这些地域文化传统和当今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所提炼出的与时俱进的新慈溪文化精神,滋育慈溪的生命力、催生慈溪的凝聚力、激发慈溪的创造力、培植慈溪的竞争力。

  如今,青青慈溪——是她新的个性符号。青,源自于古老的青瓷文化;青,表达着慈溪人回归青山绿水的向往;青,又展现着新兴城市的生机和活力;青,更是“亲”的谐音,体现着城市对亲切感和柔软度的不懈追求。

  这就是慈溪,面向新老慈溪人民的宜业乐居之城,面向环杭州湾产业带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面向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休闲旅游基地,面向世界的特色先进智造业基地。她既有根植于内心的文化见地,又有拥抱整个世界的开放心胸,从未忘记过去,也从不放弃前行。

  【青山绿水 亲切家园】

  记得住乡愁的城乡一体

  “满眼的残砖败瓦,年久失修,没落的古村中只有老人和猫还守着他们最后的坚持。”这是2011年,一位外来游客在其博客中,对方家河头村的印象。

  方家河头村,三面被灵绪山环抱,溪涧环村流泻,地下水脉畅盈,古木成荫,村内清代、民国建筑层现叠出,越山古道四通八达。2012年6月,打造方家河头村作为慈溪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方家河头村开始迎来了复兴的曙光。

  今天,行走村内,古屋、古树、古井、古道四大元素特色明显,与山色水景融为一体的兰屿大屋、参照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天一门头、形制规整且规模庞大的刺史第大屋、中西合璧式的民国洋房等在内的一大批历史建筑,修旧如旧。通过空间环境的建设落实村庄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以详细的空间设计,为河头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以精细的环境设计,促进河头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方家河头村建设规划”也由此荣获了“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类规划)”三等奖。

  近年来,慈溪把“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作为建设品质之城幸福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载体和总抓手,铺陈出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景。慈溪城乡一体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13年统筹城乡发展评价得到94.11分,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一位。方家河头村是个缩影。

  展开慈溪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这幅画卷,可以看到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通过点线面联动,突出农村生态保护,大力实施“四村一线”、“农房两改”等项目建设,这里打造了一个个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和示范;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等同步推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内涵,这里实现了城乡的均衡联动发展;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土地、金融、合作经济、社会治理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里进一步增强了美丽乡村的发展活力……

  离开方家河头村,我们走的是南部沿山精品线。整洁的村貌、宽阔的道路、优美的环境、别具一格的文化墙,与周围村落交织成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条斥资3亿元建设的精品线,串联起了上林湖越窑遗址、童家岙文化遗址、徐福东渡遗址等文化遗迹,引导沿山线一带特色村的培育发展和整体的景观塑造提升,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

  今天,慈溪依旧在执着地追求让农民生活舒心、让市民更加向往的美丽乡村。以生态环境优化规划布局、以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以生态环境促进创业增收、以生态环境培育文明乡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

  【青瓷国医 情归人文】

  传承中创新的地域文脉

  “当我欣赏了独特的青瓷瓯乐表演,慈溪这座城市的名字就牢牢地记在了心头。”国家文化部来慈指导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青瓷文化真是慈溪的一个宝贝啊!”

  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发源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深入挖掘并全面弘扬慈溪青瓷文化。

  自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之后,为复兴上林湖越窑青瓷传统,以文化创意带动发展,慈溪将在上林湖景区入口建设一个青瓷文化创意园。“它将对保护与传承越窑青瓷遗产、扶持本土上林湖越窑青瓷艺术产业、完善慈溪城市功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慈溪文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同时他们还在积极开展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前期工作,希望推动促进青瓷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这张慈溪城市名片变得更加靓丽。

  “两美”创建既要有“形态美”,也要有“内在美”。底蕴深厚的慈溪在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不断思考一个课题,即如何使城市村庄的面貌既有现代文明的体现,又不失历史的传承。守护城市文脉,传承城市精神,是他们近几年一直在探索的大事。

  也是在上林湖畔,如果这个时节,你来到慈溪,你还将遇上一种不一样的格调。在这儿,你可以徜徉在悠长的青石巷,落座在“国药首镇”鸣鹤古镇的楼台里,品一杯养生茶,细读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药铺同仁堂、杭州的叶种德堂等国药的发迹史,身心皆养。

  鸣鹤古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整个景区集山水自然景观、江南古镇风韵、历史文化积淀于一身,其中又尤以国药渊源最深,旧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首推鸣鹤场”之说。优美的湖光山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互交融,造就了国内首个国药休闲养生山水古镇。

  “古镇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助旅游开发的方式把相关的历史建筑作为形式多样的文化展馆和工作室、创作基地等实施综合利用。”鸣鹤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以药茶主打的福苑茶馆在不久前开张营业,当归客栈、沉香酒店正在紧张的设计之中,五元堂安养会馆不久后会带来茶道、香道、古琴的绝美搭配……“我们想做更多关于中医药的文章,比如中医药博物馆、国药文化主题酒店、中医药文化广场等等。”

  “古镇和古村落的保护,不是单独的一个文物,不是古老的一种建筑,我们保护古镇古村主要是保护一个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里边有活着的东西、流动的东西。”从保护古镇转为全方位保护传承发展古老文化,慈溪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更是现在的、未来的。文化遗产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凝固不变的对象。慈溪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把城市文脉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又把历史遗存纳入新型经济业态中,从而实现“文化传播”。未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慈溪将继续着眼于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历史文脉和拓展市民公共活动空间,打造一批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城市客厅、城市阳台、城市公园。

  【青春现代 倾城活力】

  转型升级后的新城时代

  在慈溪市区中横线以南,新城大道两侧,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分外惹人注目:这些高楼,外观造型新颖、玻璃幕墙的颜色美观时尚,各幢楼宇既个性突出又和谐统一,每幢楼四周的花草树木等景观精致悦目。来到这里,现代化新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就是慈溪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商务区。

  作为未来慈溪的城市客厅、精神符号和财富中心,美国集合、荷兰尼塔、日本光井纯、德国GMP和中国美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纷至沓来,为“品质新城”设计献智出力;区域内各个文化公建群项目和联盛国际商业广场等项目已近完工,精彩纷呈;以企业总部、金融、文化创意三大高地和人才创业基地为主导的总部经济“投运热”方兴未艾。

  当前,慈溪坚持整体规划、抱团建设,以城市化来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跨越。“慈溪文化商务区建设在慈溪城市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她的建设,将重塑慈溪的城市格局,成为文城融合、产城融合、景城融合的最佳写照。”

  拉高建设标杆,博采国内众长,文化商务区的建设正是下一轮慈溪城市建设的一个写照。潮涌杭州湾奔腾不息,慈溪现代化中等城市继往开来:

  在交通支撑上,总投资34.5亿元开建省内首条县市级城市高架快速路,投资超3亿元完成市域公交一体化改造,构建城市内外交通大网络;在生态宜居上,斥资逾200亿元启动新城河亲水廊道建设,推进城市“绿肺”建设,打造出融“绿廊、绿线、绿肺”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在城市经济上,中心城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集群区、商品市场物流园区,启动筹建科教园区,形成二三产融合、文科教并重的城市经济产业平台。

  目前,慈溪已经基本实现中等城市的目标,下一步将着眼提升城市品质和实现城市能级的最佳规模效应,加快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升级。其投资百亿建设的两大商贸服务集群——商品市场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就是一个前奏。这两大集群的规划建设,将为慈溪市商贸服务业由市域性服务向区域性服务、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样板和示范。

  同时奏响前进旋律的还有被寄予厚望的慈溪市科教园区。她是今后3年慈溪市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园区毗邻文化商务区,规划面积3.16平方公里。目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和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已经签约落户。省内高校迁入等前期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建成后,她将进一步强化教育与科技的“双轮驱动”,实现科教园区与慈溪城市的双赢发展。

  城乡之美须有“生产生活生态相宜、人气人居人文并举”。在文化商务区的东面,城市“绿肺”的蓝图也已徐徐展开。城市“绿肺”的建设,将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自然、优美的森林旅游场所,满足现代都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未来文化商务区、科教园区及城市“绿肺”整个区块的合一,也将完善周边的协调布局,构筑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营造美观宜居的人居环境,打造成为慈溪的科教文化休闲中心,进一步提升慈溪城市品质内涵。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青青慈溪,隽永而豪迈 2014-12-15 浙江日报2014-12-1500018;浙江日报2014-12-1500020;浙江日报2014-12-1500021;浙江日报2014-12-1500024;浙江日报2014-12-1500022;浙江日报2014-12-1500023;浙江日报2014-12-1500025;浙江日报2014-12-1500032;浙江日报2014-12-1500033;浙江日报2014-12-1500034;浙江日报2014-12-1500027;浙江日报2014-12-1500028;浙江日报2014-12-1500029 2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