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镇海退休老人患重病坚持助学

生命不息,爱心不止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张如新 张三

  本报镇海12月10日电 “既然答应助学,我说话一定算数,会坚持到底。”今天一见面,69岁的张如普就对记者说。

  这位从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退休的干部,自从20年前帮助第一名贫困学生至今,已累计支出35万元,结对资助了52名贫困学生。因为几次放疗化疗,老人面容消瘦,但他捐资助学的心意依然坚定。

  助学中感受快乐

  张如普的助学行动,起于1995年,第一个受助者是一个女孩。当时,他从媒体上得知这个女孩家庭困难,就找到她,表示愿意助学。“从小学二年级一直到高一,后来这个女孩打电话说家庭情况改善了,不需要助学了。”他淡淡地说。

  他说,20年来,他从助学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

  诸暨一名姓周的女孩,第一次考上大学,因为家里没钱,没上成;第二年又考上了,还是没钱上。张如普知道后,一大早就打去电话,为其捐助6000元。“小姑娘学习很好,在学校常拿奖学金,现在杭州下沙工作。”说到小周,张如普就满脸笑容。还有一位宁波大学的男生,经过张如普的助学后,已经考上了公务员,这也让他很自豪。

  虽然助学不倦,张如普却有一个原则:不向被资助者提供他的家庭地址,怕人家上门道谢。他只愿透露自己的手机号码。

  在他的助学生涯中,只有一次例外。临安一名姓陈的男孩,得到老张助学,后来男孩结婚时,一再邀请他去参加婚礼,张如普推辞不下,才去参加。

  “不要谢我,只要他们学习好,毕业后如果有能力,记得帮助别人更好。”张如普说。

  患重病不忘初衷

  张如普有个爱好:喜欢写打油诗。说起生重病的那一刻,他给记者看当时自己写的一首诗:“退休生活有保障,日子过得很小康。谁料重病缠身上,突然打破幸福梦。”

  今年3月,张如普身体不适,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你要赶快住院。”

  开刀、放化疗,辗转宁波、上海几家医院,钱像流水一样花去:“光去上海治疗的那次,就花了一万多元,现在每天要吃中药,每个月要5000多元。”他现在的退休金约6000元,家里母亲和妻子全靠他的收入开支,入不敷出。

  助学时,张如普给自己划了一道红线:家里保留10万元。自从生病后,积蓄全部花光,还借了好几万元。

  遭遇重病,时常呕吐,但张如普心里放不下的,还是那些助学的孩子。“还有13人,我答应的,一定要帮助到底。”现在,他还不时会接到孩子们的电话和来信,他都会认真回复,从不说自己生病,只是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张如普也曾想过缩减助学,但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助学愿望。今年10月底,他在媒体上看到一个在宁波读书的女孩,父亲生了重病,准备放弃学业,他立即拿出看病的钱,不由分说地塞给她。

  张如普淡淡地说,实在没钱,大不了把房子卖掉,总能卖个几十万元。

  愿付出只为感恩

  除了助学,张如普对自己和家人很抠门,他曾经答应给妻子买一根金手链,一直没有兑现;儿女成家立业后,他一分钱补贴也没给。“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要自己承担责任。”

  张如普说,他热衷助学,源于感恩之心。他写的打油诗,道出了心声:“退休生活有保障,日子过得很小康。帮困助学我应当,幸福感谢共产党。”

  小时候家里穷,书只读了三年多。张如普切身体会到文化程度不高的痛苦:“我1969年入伍,连家信都要老班长代写。”他说,转业回到镇海,当了乡镇干部,拿到不菲的退休金,全是因为党。

  虽然读书少,张如普一直记牢一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

  姚洪青和张如普结识多年,他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助学,后来渐渐地知道了,问起来,他就笑笑,从来不说。”

  在宁波,张如普有不少朋友和战友,看到他生了重病,还要坚持助学,很多人于心不忍,纷纷找到他,要求代替他捐资助学。

  “他们出钱,以我的名义,这算什么事?”最后,在战友、朋友的不断劝说下,张如普“借”了几万元应急。他说,等自己病情好转后,一定要还回这笔钱。

  现在,张如普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能多坚持几年,帮助这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生命不息,爱心不止 2014-12-11 3723898 2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