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服务无盲区 党群心连心

文成着力推进红色细胞工程

  记者 胡丹 县委报道组 刘进希

  本报讯 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敖里社区让川村与葫芦降村之间的村间小路,狭窄得只能勉强通过一辆车。半个月前,让川村的叶新琰在“民情E通”上发布了这条信息,希望村里能拓宽道路,方便群众出行。“真没想到,第二天就有结对党员上门询问具体情况,这才半个月,拓宽工程已经动工了。”看着村口忙碌的施工队员,叶新琰满心欢喜。

  “民情E通”移动客户端是“红色细胞工程”的信息服务系统,旨在实现社情民情信息第一时间录入、上报、交办。文成县要求每个“群众心声”都必须在3天内受理、处理。文成县委书记汪驰告诉记者,自从去年11月底启动“红色细胞工程”以来,文成已按照“机关联基层、干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工作链,基本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服务网。“开展‘红色细胞工程’的目标是消除为民服务盲区。‘民情E通’让我们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汪驰说。

  消除为民服务盲区,文成创新推出了党员红色细胞联户定责制,并绘制出“红色细胞责任区块分布图”。有着527户居民的珊溪镇新建村如今已被划分为21个责任区块。每个区块都有一个2至4人的红色细胞服务组,联系区内10至30户居民。截至目前,文成已在249个行政村成立2276个红色细胞服务组。

  串家门、解纠纷、帮困难、传政策、通信息、摸情况……走村连心不断融洽着党群关系,增强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在新建村的党建室,记者看到了一面特殊的群众“微心愿”认领墙:来自单亲家庭的小杰想要一套积木,65岁的王邦铁希望自己在保洁时有一套新雨具,72岁的林奶奶则盼着过年过节时有人来看看自己……珊溪镇党委组织委员金丽丽告诉记者,这些微心愿都是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过程中收集起来的,“帮助实现这些微心愿,对于认领人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却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为能更全面、更及时地搜集民意社情,文成还开通意见收集专栏11个,设立意见箱443个,发放便民服务卡5万余张。收集到的民意社情则需按照“简单的事即知即办、复杂的事定期研判化解、疑难的事及时上传化解”的标准,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处理。消极应付、问题处置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将被效能问责。今年以来,全县共有87人因此被通报批评,24人被诫勉谈话,7人被党政纪处分。另据统计,“红色细胞工程”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已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各类问题530多个。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文成着力推进红色细胞工程 2014-12-04 3715211 2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