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车位不再令人头痛
杭州试点停车位“智能识别码”
记者 袁华明 通讯员 周琼琼
本报杭州12月3日讯
记者 袁华明 通讯员 周琼琼
开着车兜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停车泊位,但有时空着的泊位分明就在不远处。停车难让开车一族常烦恼不已。破解这一难题,让企业发现了商机。
“我们已经在杭州马市街试点智能停车系统,根据之前在深圳、无锡等10多个城市推广的结果来看,效果非常好,杭州会在明年初推广。”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坚告诉记者,他的这个智能停车系统叫“中国好停车”,在每一个车位上装上了传感设备。他介绍说,通过在停车泊位安装车辆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进出状态信息和泊位信息,并对它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掌握整个城市静态停车的运转情况和规律,实现对整个城市静态停车的统一管理。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规划室主任助理刘金广博士透露,截至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6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54亿辆。他认为这种暴发式增长模式下,停车诱导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诱导车辆准确停车,可以节约大量社会资源。
“有了传感设备,相当于每一个车位都有了一个智能的识别码,就像是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哪个车位是空的、哪个是有车停着的,感应系统都能集中反映到后台。通过云计算,开车人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就可以知道停车泊位的具体位置了。”据了解,杭州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停车诱导和收费系统的试点,采用了来自创泰的美国高科技传感技术、来自阿里巴巴的云数据处理技术和来自支付宝的手机支付技术,是国内在大数据时代实施停车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停车支付与诱导的首批城市之一。
记者也前往杭州马市街看个究竟。其实从表面上看,这和普通停车泊位并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技术是在停车泊位的方格内安装了传感器,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蕴藏着大量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将数据传到阿里巴巴的阿里云上面,这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交换,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道路停车是一个不起眼但商机无限的行业,以深圳为例,2014年智慧路边停车管理信息系统试点项目投资2000万元,二期实施路边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增加近3.5万个,总投资将超过1亿元。道路停车行业内的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技术上的不断成熟,泊位信息精准率的不断提高,为将来预订停车泊位创造了条件,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实现提前预订停车位,此外,停车费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支付只要各地政策允许就可以成为现实,这样的“车生活”才是无忧无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