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独居老人,你还好吗

省慈善总会和本报帮你圆梦

  本报讯 (记者 张丽) 大山里的独居老人还好吗?他们心里有什么牵挂?本报11月25日刊登《一封来自大山的信》后,远在山里的独居老人成为不少读者的牵挂。日前,记者和省慈善总会义工部的大北、陈媚一起,带上礼物,从杭州出发,前往建德市杨村桥镇龙源村看望老人。

  下了杭新景高速,便开始九里十八弯的山路,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盘旋,车子终于在一排农房前停下。“车子进不去了,我们走过去吧。”龙源村村党支部书记方志元说。

  沿着弯曲的小路,我们来到杜冬娥老人家。可能因为鲜有人至,门口长出些许青苔,雨天更加湿滑。房子是古老的木结构楼房,陈旧的木门上只有一把锁,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出来。屋内昏暗,八仙桌、长条凳、热水瓶……仅有的几件旧家具显得房子空空荡荡,仿佛诉说着这间房子以及其主人的老去。

  “杜大妈曾是我们村里的干农活能手。”方志元指了指杜冬娥说,她曾经一个上午砍树都不停手。眼前的杜冬娥身高不到1.5米,灰白的短发被黑色小发夹夹起,污渍斑斑的蓝色工装服内,塞进了棉衣、毛衣,走路已经不利索,拄着拐杖走得一顿一顿,眼睛浑浊不清,实在很难想象年轻时利索的样子。

  因为一个人住,杜冬娥的床放在了楼梯下面。记者看到,床上堆着两床棉被,被子上横七竖八铺着三四件棉衣。每到冬天,老人就会把家里所有保暖的东西全部拿出来,盖在身上,所以一直盼望有一台取暖器。

  当我们将新买的取暖器拿出来时,杜冬娥以为是电风扇,摆着手说:“现在不需要。”“你把手伸过来,很暖和,不是电扇。”我们把取暖器打开,杜冬娥站在前面,连连点头:“很热。”

  说起儿子,杜冬娥才有了点精神。“两个,一个在义乌,一个在宁波,”她颤颤巍巍伸出两根手指。方志元在一旁介绍,她的大儿子在义乌种草莓,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宁波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平时对老人还是不错的,就是工作忙起来不太顾得过来。

  91岁的方名秀老人家,离杜冬娥家大约10分钟山路,是一座木结构的四合院,走进屋内,木床、土灶、四仙桌……全挤在一间屋内。打开锅灶,一碗泛白的肉块架在里面。“昨天吃剩下的,中午热热再吃。”方名秀说。

  “奶奶,这是送您的拐杖。”我们把拐杖送到她面前,她开心地接过来,试着走了走。因为腿脚不便,方名秀很少出门,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待着,“以后可以多出去走走了”。

  “村里真正能称得上独居老人的,只有这两位,临时独居的老人还有一些。”村支书方志元说,因为村里很多人都是草莓种植大户,所以在草莓忙季,即当年的8月到来年的5月,子女就会在外面忙碌,这个时候老人们需要自己做饭,为此村里特地创办了老年食堂,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每顿饭收取3元,80岁以上的老人每顿饭收取两元。

  我们去老年食堂的时候,正值中午开饭时,当天的菜有冬瓜炒咸肉、木耳笋丝、腐竹,老人们排队打饭,看电视,很是热闹。食堂旁边便是理发室,一些老人吃完饭,就会拐到旁边去理发。

  “我们会尽力帮助老人,但是老人最渴望的还是能多和子女在一起,所以,出门在外的子女还是要多回家看看老人。”方志元说。

  让人高兴的是,本报报道引起杭州市有关领导的关注。该负责人表示,寒冷的严冬,政府能为老人做点什么事?农村老年照料中心要加快建设步伐,加大工作力度,有更多的服务内容。

  建德市民政局也响应本报报道,将在全市推行一次大规模的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把培训范围扩大到村干部,还要开展邻里互助和结对,帮助老人过上幸福暖冬。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独居老人,你还好吗 2014-12-03 3712286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