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中小企业之窗

减量提质 服务小微

浙江融资性担保行业创新思路求发展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和扶持,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本期《中小企业之窗》专版刊发行业监管部门省经信委相关创新工作举措,并遴选介绍4家(2家政策性和2家商业性)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适应新常态,坚持担保主业不动摇,倾力为中小微企业做好融资担保服务的事迹。

  通讯员 易小翔

  经过2014年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年审换证,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行业布局和业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监管和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近日,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担保业务增长的同时,由于受外部环境、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将迎难而上,立足实体经济,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据介绍,截至9月底,我省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485家,注册资金306亿元,已累计为37.6万家次企业提供贷款担保6040亿元。9月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在保责任余额815亿元,在保中小微企业6.3万户,户均担保金额129万元,缓解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难题。

  近年来,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增加,融资性担保机构代偿案例增多。今年1月至9月,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代偿率2.05%,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较2012年同期上升38.5%。在逐渐增加的风险压力之下,全省担保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8个配套制度为基础,省级层面制定了《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完善了省、市、县层层审核的担保设立和事项变更审批等各项制度;建立了担保公司申报、县→市→省三级管理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信息报送系统。

  为掌握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经营动态,防范和化解风险,11个设区市均建立了融资性担保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约谈制度,并在日常现场检查、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年审、重大事项变更、新设立机构审批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担保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至9月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较2011年末减少27.83%。为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针对各类担保机构的不同特性,实施分类监管和扶持。逐步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导,体现政府产业扶持和导向;以商业性担保为主体,培育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互助型担保扎根基层,扶持区域性小微企业的多元化担保体系。融资性担保机构空白县由6个减少到4个,基本实现对全省县级区域的全覆盖。

  在担保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担保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延伸的同时,担保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省共有省级担保行业协会1个,市级担保行业协会10个,县级担保行业协会2个,基本建成较完善的行业协会服务网络。发布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统一标识和标牌,以区别于其他担保公司,提升行业正面形象。在年审换证结束后,及时将担保经营许可证有效的机构名单在主流媒体上公告,同时开通咨询、投诉和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担保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今年,我省有5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共获得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资金1.06亿元,获补助机构数量和补助金额均列全国第一。同时,106家机构获得省级担保风险补偿下拨资金5109万元,机构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91%和26.61%。并完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项目储备30个,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后,预计3年可免营业税3000万元。

  规范提升行业影响力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围绕“减量提质、规范发展”,在规范中提升行业影响力。

  推动担保行业“减量提质”。监管部门严把新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关,对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监管力量配备不足、平均担保放大倍数不足3倍的地区,原则上不再增加机构数量。加大对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力度,继续淘汰不规范、风险大、不具备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意愿和能力的机构,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不断优化融资性担保行业结构。

  规范担保行业经营秩序。通过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对不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涉嫌非法集资和高利放贷的机构依法严格查处,坚决清退出融资性担保行业。开展资本金第三方托管,规范资金和保证金管理,实施担保业务客户告知,建立担保规范运作的新秩序,不断提高担保行业自身信用和信誉。

  重点培育担保行业龙头示范企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股或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逐步优化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股权结构。针对广大中小微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担保业务,实现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合作共赢。激发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创新动力,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另外,探索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再担保模式。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再担保基金,发挥分险增信功能,为融资性担保行业设置一道风险屏障。设计合理的再担保业务制度框架,扩大再担保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性担保业务品种的覆盖面,提升银行对纳入再担保范围担保机构的认可度,实现担保、再担保、银行三方合作互利的良性发展模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切实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浙江日报 中小企业之窗 00017 减量提质 服务小微 2014-12-03 浙江日报2014-12-0300005;3708983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