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致富村歌飘万里

——记江山市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

  记者 廖小清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人物名片】汪衍君,53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

  “劲往一处使呀,千万别溜号啊……”近日,记者来到大陈村,听到从村文化礼堂传出的旋律——《劳动号子——拉滚筒》。走近一看,领唱的正是汪衍君,跳舞的是大陈乡6个村的18名村两委干部。

  “我们在排练的,是全省文化礼堂活动展演的参演节目之一。”排练结束后,汪衍君仍沉浸在强劲有力的音乐节奏中。他告诉记者,《劳动号子——拉滚筒》是上世纪60年代大陈乡农民造水库拉滚筒时,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而作出的吆喝声。

  村干部“不务正业”来跳舞,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不可思议,而大陈村正是借文化的力量走出了一条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汪衍君高中毕业后曾上过文艺班,参军后也是部队的文艺骨干,退伍后做了10多年的生意。当他满载乡愁回到大陈村时,却发现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当地有名的“后进村”。

  2005年,汪衍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修缮古民居、古巷道,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脉络。很快,村里办起一年一度的麻糍文化节,吸引游客来参观、品尝;成立腰鼓队、排舞团,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润物细无声,村风、民风慢慢变好了;打牌、赌博的现象基本绝迹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脑袋富了,口袋也要鼓起来。为了把在村里传承500多年的大陈面推广出去,汪衍君牵头建起年产5000吨的面条厂房,既解决100多名村民的就业,又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他还引进服装厂、养殖场等项目,帮助更多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那时,央视正在征集“全国十佳村歌”,汪衍君灵机一动,请专业人士来村里采风创作。一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应运而生。2010年,这首歌登上央视全国村歌总决赛的舞台,从此大陈村一唱成名。汪衍君也有了“面条书记”、“村歌书记”的美称。

  如今,大陈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人均年收入今年预计超12000元。变化翻天覆地,而汪衍君心中还有很多新的蓝图:成立旅游公司,发展民宿经济,让游客住下来聆听村里的文化故事。

  【党员心愿】希望更多的村干部拧成一股绳,让村民的口袋、脑袋都富有起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致富村歌飘万里 2014-12-02 3700735 2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