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大师黄小明古法新造
【雕木者言】
个木园夜景 |
个木园在建造中(资料图) |
古戏台 |
一切“丛林”,都有着赖以平衡的一整套规则。如果说,东阳木雕是座“丛林”,那么,它无法回避的一对关系就是产业与艺术。艺术的产业化要让受众产生愉悦之感,这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前提;艺术家要在赚钱的基础上,进行更丰富的艺术创作,从而为产业奉献源源不断的产品和财富。这就是赚钱的智慧,也是产业与艺术的平衡。 (黄小明)
东阳木雕大师黄小明古法新造
一园落成满城惊
本报记者 陈志农
市委报道组 陈一点 杜倩倩
人物名片:黄小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乾隆宝座》荣获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
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造了一栋四合院,在东阳引起不小震动。
四合院名“个木园”,白墙黑瓦。跨进园门,左手边是一座古戏台。戏台旁边,就是花园,呈L形分布。初冬正是柿子成熟时,一个个红柿挂满枝头。
步入个木园,映入眼帘的是雕梁画栋的完美展现,横梁、牛腿、琴枋、雀替、花拱、挂落、藻井等建筑构件无不用雕刻来表现。建筑与雕刻的相得益彰,莲花状“雨接”的巧妙构思,屋内复古风格的现代简约表达方式,一排排大红灯笼的中国传统印记,传统中国家具与现代都市风格的糅合,处处点缀,每一个环节都匠心独运,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的雕琢,处处散发着创意的灵感与艺术气息的碰撞。
“我是抱着玩的心态造个木园的,没想到玩出这么大动静。”黄小明的笑容中透出得意。
黄小明从事木雕工作已30多年,在东阳木雕界,他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故又称“白木雕”,被誉为“国之瑰宝”,深受老百姓喜爱。黄小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开创出“速写木雕”、“超写实木雕”、“多层叠雕”等“印象派记”雕刻手法,特别是故宫乾隆宝座的复制,为他带来巨大声誉。
个木园,正是黄小明对东阳木雕的致敬之作。
“东阳木雕来源于建筑,又丰富了建筑。这几年东阳木雕得到长足发展,不但是东阳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东阳红木家具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想对当今东阳木雕的成就做个记录,同时试着把木雕再糅合到建筑中去。”黄小明说。
他从民间找到十几名老工匠,按照“古法新造”,建造了个木园。
因为纯粹是出于爱好,所以黄小明在建造个木园时,可谓不计时间和成本。光为了采购80根柱木,就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建造个木园,花了3年时间。
“过去木雕艺人穷,干活不拿工钱,只给口饭吃就行。为了能多吃几天,木雕艺人就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这才有了东阳木雕的辉煌。与北京故宫齐名的东阳卢宅,六代人造九间房。现代人太浮躁,所以出不了传世之作。”
造个木园,也是一个向传统技艺再学习的过程。个木园全是榫卯结构,没有用一根钉子,许多榫卯的计算方法,现代人根本掌握不了。架梁时,70多岁的杨师傅骑坐在二层高的横梁上用斧子劈木头,老艺人上梁时像走高空平衡木一样。
一园落成满城惊。
个木园落成后,慕名造访的名流络绎不绝。对黄小明这雕刀上舞蹈的呕心沥血之作,誉为“乾工坤艺”。
榫卯结构古法技艺的继承与发扬,建筑与木雕的美学对话,又一次拉近了“园林”艺术与东阳的距离,震撼的不仅仅是木雕产业,也带来了东阳木雕产业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向。
在东阳艺海木雕竹编研究所所长金柏松看来,东阳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到世界木雕之都,东阳木雕走到世界之巅,还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个木园的出现,给木雕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表达机会,也为美学的延伸提供了建筑上的另外一种展现方式。或许,个木园带给我们的将是颠覆性的“美学新概念”,这种艺术价值将会发酵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