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

书画精品走进浦江——

民众共享文化盛宴

  本报浦江11月28日电

  记者 刘慧 徐贤飞

  三步一画廊,五步一展馆。今天,由中国美协主办,浙江省美协和浦江县政府共同承办的“万年浦江——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仙华文景园书画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大展,经过5个月的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作品3000余件,其中299件优秀作品及入选作品与观众见面。同时举行的还有“同筑中国梦,共绘浦江韵”——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送欢乐,下基层”浦江行名家采风作品展,今年9月,中国美协率领北京、上海、湖南、四川、黑龙江、浙江等地的20余位著名画家走进浦江,开展了写生创作活动。本次展出的数十件作品,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水浦江、人文浦江、诗画浦江的独特魅力。这一切都使得今天启幕的2014浦江第七届中国书画节亮点纷呈。

  在拥挤的人流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笑语盈盈,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把全国重要的展览放在浦江,是因为享有“书画之乡”美誉的浦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看到浦江百姓对书画热情如此高涨,确实不虚此行。

  省文联党组成员、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更是乐不可支,这批优秀的原创作品,无论是来自福建的余福星《灵都秀韵》、王晓静《那个宁静的夏天》、郑琦玮《岭上芳甸》、赵胜利《祥云》、陈枫《翠蔓篱下》、李辉《秋雨敲荷》、张燕华《暖风》,还是浙江的方钢军《雾锁山乡》、张卫东《丰安遗韵》、王玮《墨色风华录——方增先》、万新《筑梦》,以及北京范敬伟的《西北风情》、河北赵通的《梦回童年》、山东鞠国文的《悠然自得》、山西刘晓晖的《秋满合声》,都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传达画家对事物的独特感受。虽然用笔着墨不等,人物山水花鸟不同,技法具象写意不论,风土人情描绘各异,但其主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展厅外,将一份眷恋回望乡梓是许多画家共同的选择。今年,是当代著名画家张岳健诞辰90周年,生前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其绘画艺术沿承“新浙派”而上追“海派”,以革新思想突破传统文人画体系;徐天许,从事美术创作与中国画教学40余年,擅画花鸟、虫鱼、走兽乃至人物,尤以鹰、鹫和游鱼著称。今天,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们的家属分别向家乡浦江捐赠了32件和33件书画作品、信札。

  方增先碑刻院、吴茀之纪念馆和山明美术院依然是民众观看的亮点,徜徉于此,你会感受到一件件书画、一块块碑刻,都在默默地散发着浦江情韵。

  吴山明是继方增先之后浙派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在山明美术院开展的吴山明50余件人物、山水、花鸟作品,彰显了吴山明教授近年来在中国画领域的全方位探索。这次画展也是今年吴山明教授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举办“重返单纯”大型画展之后奉献给家乡人民的一份精神厚礼。山明美术院开办20余年间,画家本人陆续捐赠了20世纪创作的三分之一精品佳作,有4000余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先后有200余人考入全国各大美术院校。

  漫步在前吴古村,你可以欣赏到吴士维、吴茀之、吴始骥、吴战垒、吴战堡、吴敢、吴涧风等吴门四代人的精彩墨宝,丰厚的人文积淀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让人大饱眼福,乐而忘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浦江文化源远流长,书画尤为独树一帜,自宋迄清,有文字记载的书画家就达250余人,文脉所至,而今的浦江,从政府到民间,形成了浓厚的书画氛围,书画人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有着各年龄层次的书画学习进修渠道,譬如实验小学的书画特色教学,县职技校、第三中学、中山中学的美工班,社会力量兴办的培训班更是遍布大街小巷。每年都有书画家自费到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书法班、《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学习深造。据统计,目前浦江籍中国美协会员达到18人,中国书协会员达到40余人,其比例无论按全县人口基数“人均”还是土地面积“亩产”计算,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7 民众共享文化盛宴 2014-11-29 3709905 2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