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景象

一溪清水送下游

  本报记者 邵全海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摄影报道

  日前,江山市大桥镇西坂村外出务工的村民陈继军,回到家乡惊喜地发现,村河溪水清澈见底,溪边又重新响起了悦耳的捣衣声。“半年未见,家乡的小河大变样。儿时记忆里的景象又重现了。”陈继军高兴地说道。

  西坂村属于传统的养猪大村,有不同规模的养猪户47户,生猪存栏量曾达到5500多头,大部分养殖污水都直接排入穿村而过的大桥溪中。到了旱季,溪水就变得浑浊,还发出难闻的恶臭。“那时候连拖把都不敢放溪里洗,更别说洗衣服了。”一位路过的村民说道。

  自去年开始,江山重拳整治生猪养殖污染,西坂村集中力量对溪流沿岸的生猪养殖户进行整治,关停养殖场37户,生猪存栏量减少80%以上,同时,该村还拆除村内8处简易厕所,对大桥溪沿岸的溪坎进行整修,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现在,村内河道、沟渠、水塘整治率达到95%。

  大桥镇位于浙赣两省的交界处,贯穿全镇的大桥溪全长共12.1公里,最终汇入鄱阳湖,流入长江。“确保出境水质达标不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展示我省‘五水共治’成效的窗口。”大桥镇党委书记陈国平介绍,自“五水共治”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积极开展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专项行动,投入100多万元对大桥溪12.1公里的干流和总长38.8公里的多条支流两岸的灌木、芦苇、垃圾以及河床淤泥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开展镇村污水管网建设,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确保大桥溪出境水质全年达标。

  “一溪清水送下游是我们的责任。”在大桥溪源头的桥头村的生活污水管网铺设现场,村支书王存敏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排污管网总长4000米,配套建设3个污水处理池,目前已完成进度7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覆盖全村97%的家庭,等建成后,困扰村庄多年的排污难题就算彻底解决了。”王存敏最后信心满满地说。


浙江日报 景象 00006 一溪清水送下游 2014-11-29 3682608 2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