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我想更懂你
吴孟婕
不是每一个展览,都能牵动一座城市的艺术神经;也不是每一个展览,能让参与者和观众找到自己的舞台。颇为难得,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已办到第十届的上海双年展两者兼得。开展仅3天,超过一万人次走进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社会工厂”,在近70位中外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中,找寻“通过社会理解艺术”与“通过艺术观察社会”的最佳代言者。
本届上海双年展开幕前夕,民生现代美术馆新馆、震旦博物馆等私立美术馆也迎来了新展。“18年来,双年展改变了一座城市的艺术生态。”上届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说。
第十届双年展邀请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弗兰克担任总策展人,这也是上双历史上首次引入外籍总策展人。“开放的空间”、“融合与拓展”、“都市营造”、“重新发电”等主题与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次,年轻策展团队和新生代学者型艺术家,在前身为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的“大烟囱”里提出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流水线”上,如何解读历史和技术对主体化产生的双重冲击?
尽管采用了相对精简的展陈模式,本届策展团队在信息流的编织上可谓一丝不苟:“情感纪事”板块展示的是人类社会集体生产主观性的过程,“噪音与信号”板块以音乐作品为主,“废除物种”探究环境危机,“云理论”单元则把话题聚焦于社会的感知、情绪和思想范畴……
“除了展览作品的基本信息,我还能告诉观众什么?”志愿者培训中,60多岁的管阿姨向本届双年展最年轻的联合策展人刘潇提出了她的疑惑。
——“你是本地人吗?”
——“是。建馆前我就在发电厂工作。”
——“那太好了,你可以讲讲这里以前的故事,然后,把你在当下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你的参与和创作,会让这个展览会变得有些不一样。”
刘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自2010年起开始参与上海双年展的组织策划工作。在她看来,“学术含量高”和“大众难看懂”一直是各类双年展的硬币两面:“但亲历现场你会发现,那些实验性作品在关照社会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艺术案例,收获什么、思考什么,取决于观看的角度。”
在一楼展厅中央那架无人弹奏的钢琴面前站定,你的艺术“冒险”开始了。抬头仰望,二楼过道外墙“飘”着艺术家刘窗的《被分割的风景线》,上世纪90年代经典纹样的防护窗和窗帘尽收眼底。
二楼电梯口,一组由30部固定电话组成的装置作品也引起许多人的兴趣,拎起每一个话筒,都会传出不同独白或音乐。声音传输了观点,从一个侧面阐释了知识生产,也构建了人们口中的历史,但墙上的作品名称《1999》仍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
也有不同的声音——“这是最打动人心的一届双年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吴静说,“丁乙的作品,通过装置、影像,反映出废旧的工厂里底层工人的生活状态;李秀勤的雕塑作品《给平等一个机会》,传达出有力的讯号,当代艺术不仅仅只是愉悦的体验。”
延续邱志杰的思路,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馆:城市车间”计划将于12月起,分别在淮海路沿线的上海新天地、 K11艺术购物中心等陆续启动。用策展人朱晔的话说:“大家一起做一件好玩的事,你会发现,城市生活和艺术生活之间的‘粘性’,比想象中更紧密。”
“双年展包含了很多对于问题的解答,这些解答大多数都是故事。”弗兰克说,为了更自然、流畅地捕捉时代精神、呈现当下景观,他以“水”为意象,让作品轻声诉说。至于解答,也像水流,难以控制、无法预测。因为,艺术不仅仅是用眼睛来看懂的,而是要为想象腾出空间。有时候,美的共鸣,恰恰发生于闭上眼的那一刻。甚至,也无妨“美丽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