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中国乡村旅游浙江示范样本之一

德清,这里的乡村,最洋派!

中西文化交融,农家品格尽显——“中国和美家园”里的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区

  中国乡村旅游浙江示范样本之一

  文/朱凤娟

  美国《纽约时报》评出2012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5个地方,德清是其中之一。德清与世界接轨,其实更早。

  1890年,美国人佛利甲来到莫干山旅游,被此地的奇山秀水吸引。继而,他的好友霍斯敦·史博德博士次年夏慕名到莫干山避暑,这清凉世界也深深打动了这位外国人,于是撰文力荐。从此,莫干山作为避暑胜地的名声开始传向世界。

  时光转过一个世纪有多,2007年,一个在上海工作、中文名叫高天成的南非人来到德清。他蹬着山地车徜徉在青山绿水中。此时山下酷热无比,山上却凉爽宜人。此处青山耸翠,修竹袅立,青松环侍,润玉般的湖水氤氲着岚气,真乃世外桃源啊,这不正是他要寻找的“原汁的自然”吗?从此,德清又掀起了又一波“洋气”的浪潮——洋家乐。

  今天,谈及德清的乡村旅游,去过或者知道的游客们都会说,哦,德清啊,那里的乡村很小资的!而很多业内人士则会举起大拇指称道:他们是中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样板!

  德清的乡村旅游,开启了“无景点观光”的示范,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旋律,追求“返璞归真”的养心境界,而将国际视野、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商业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更是成为了德清新型城镇化道路上非常有力的基石——这也正是浙江乃至全国其他县市可以汲取营养的宝贵经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清,看看她的“精”、“特”、“新”。

精,妙绝伦

中西文化交融,农家品格尽显——“中国和美家园”里的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区

  “用情打造”才是当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

  “台湾没有很丰富的资源,乡村旅游一直走小而美路线。正因如此,台湾乡村旅游的精致给人印象深刻。”德清风景和旅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努力做到让少量的游客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在“量”上做文章,而是在“精”上做文章。“

  目前,德清正在积极发展精品特色项目,重点打造环莫干山生态特色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力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首先要打造一枚璀璨的“星星”,也就是示范引领。

  德清选择环莫干山区块和下渚湖区块实施了精品示范工程,2008年启动以来,完成了一批精品特色农(洋)家乐的改造,从庭院布置、建筑外观设计到内部装修,从民俗文化营造到参与活动项目设置,都给予了具体指导,并在改造资金上给予补助。这些精品项目的改造提升,为全县农家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有了典型的样板可以参照和学习,面也就可以铺展开来了,实现以点带面:

  结合“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围绕“一村一景”、“一户一特”,德清重点确定了莫干山镇劳岭村、筏头乡后坞村为乡村旅游精品村发展对象,根据这些村的各自特点,通过提前介入、聘请专业设计师、乡土专家上门服务、组织农户和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组织培训等举措,引导农户走精品化发展之路,使新建或改造的农(洋)家乐具备自己的特色内涵,努力做到新建一家或改造一家,就打造一个精品。

  乡村旅游在国内有一个萌芽、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借力引智”,以避开盲区,少走弯路。德清在这方面可谓是做到了视野开阔,胸怀广阔,非常值得肯定。

  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投资政策,他们千方百计吸引有思想、有理念、有实力的文化人士前来投资兴办“洋家乐”乡村旅游项目。结合民俗特点,融入生态休闲理念,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洋家乐”,既给当地农家乐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注入了新的元素,又提升了区域品位。他们认为,乡村旅游走高端路线,并不是指抬高消费价格,而是要增加乡村旅游的趣味、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将“上山下乡”对于现代生活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从2011年开始,德清旅游在乡村旅游区块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上下工夫,突出重点,更上一层楼,将德清旅游全面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来德清,有两条路线保证让你来了不后悔:

  一个是西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中高端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充分依托莫干山品牌优势,建成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具有莫干文化内涵的精品农(洋)家乐项目,着力打造环莫干山新型区乡村游精品线路;另一个是东中西部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以品尝“吉祥三宝”美食,即品尝新市羊肉、水乡鱼汤饭、村民年猪饭为特色,有机整合新市古镇、蠡山胜景,着力打造具有本地饮食文化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特,立独行

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 “洋家乐”成为德清乡村旅游的支柱性品牌

  再接着开头高天成的故事讲下去。

  高天成立即行动,租下数栋废弃的农舍,亲自设计改造装修,风格当然是田园式的,竹篱柴门户牖,低碳环保,乡土而不失雅致。乡土一经加入艺术就显得富有诗意,他给改装后的农舍逐一命名,而这个小山村则被冠以“裸心│乡”之名。第一代“洋家乐”就这样诞生了。

  现在德清很多“洋家乐”室内的家具或用树墩做成圆桌,或用旧木头锯开来搭成长条桌,用树桩做凳子,用稻草编织灯罩,用竹篾编垃圾筒等等。由民居改建的“洋家乐”还没有空调没有煤气,夏天一台电扇,冬天装个火炉,烧的是废木料或木屑压成的柴火,门前有蓄水池承接雨水,可循环使用。这些低碳的做法深得专家们的赞赏。

  德清的“洋家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裸心│谷、法国山居为代表的拥有异国风情的度假村,一类是以三九坞区块、岭坑区块、后坞区块为代表的农民房改造的民宿,还有一类是以陆放版画藏书票馆、小辉创意工作室、莫干书院、瓷之源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品。

  “洋家乐”的出现很快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关注。《福布斯杂志》、英国《金融时报》、日本《读卖新闻》、《韩国经济日报》等境内外众多媒体都曾齐聚裸心│谷,亲历“洋家乐”的休闲方式,就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就德清的“洋家乐”来说具备了以下特点:

  设计融入“低碳”理念。其租用当地的农房,在不破坏原有房屋框架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房子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围绕低碳环保主题,利用旧原料,融进新的设计元素,很多细节体现自然和现代感;

  营造无景点另类健康出游方式。洋农家乐的设置远离城市的喧嚣,更是回归自然,与心灵对话,爬山、散步、骑车、钓鱼,或者闭上眼睛,静听四周鸟鸣声、溪水声、竹海摇曳声;

  网络营销成为营销主要手段。利用网络宣传、预定和“口传口”的方式进行营销,有固定的客源市场,主要吸引在沪国外友人和白领前来度假休闲;

  注重当地民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房屋内部进行古朴装修,配上现代化的设施,游客既可以体验本地民俗风情又可以享受西方的文化生活理念,做到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确保客人入住舒适度。

  这些“洋家乐”给小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前没人居住或快要倒塌的旧房子经装修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老的建筑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现在,这些村里的道路更整洁了,村里的人气旺了,村里人的卫生意识强了。每年的房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洋家乐”雇佣当地的村民来做工,也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的农产品也有了很好的销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洋家乐”兴起以来,德清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友人、都市白领前来休闲度假,还吸引了LV、GUCCI、可口可乐、强生、通用电气、联合利华等世界500强企业前来举办高层领导会议。至此,德清在国内外的城市品牌形象又上了一大台阶。

新,益求新

农旅结合多样态,出奇制胜创品牌——中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德清模式

  如果说三九坞度假休闲村开启了德清乡村旅游的新篇章,那么崇尚自然奢华的裸心│谷,集中法国风情的法国山居、具有苏式古朴怀旧风格的莫干书院、利用农民泥房改造的骑迹山庄、利用民国旧居改造的名家画廊等一系列颇具亮点的创新乡村旅游产品,让德清环莫干山区块从以往单纯的避暑休闲胜地,迈向了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围绕“特色”、“精致”主题, 更要不断出新,力求走在全国乡村旅游思路、理念和实践的前列。按照“保护第一、科学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德清邀请省、市专家前来指导,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与方向,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全力打造产品多样化、理念国际化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创新经营模式。在发展农户单体经营的同时,积极探求公司、外国人、文化创意人士投资经营等形式,实现多元化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目前已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如下渚湖农家依托景区型、国际乡村度假村型、租废弃旧老房改造型、铜官庄产业拉动型、户外俱乐部基地式、杨墩村大型农庄式、文化创意人士会所式等。这些不同经营模式、不同文化内涵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出现,助推德清乡村旅游向多样化发展,逐步形成德清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加强产业融合。对乡村旅游发展村镇进行规划引导,发展相关配套的特色种养殖业,将蔬菜瓜果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花卉种养基地等与农家乐联动发展,既延伸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丰富了乡村游的活动内容,又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创新营销,扩大品牌效应。围绕“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积极将上海、杭州、苏南等地培育成为农家乐主要客源市场,借助“吉祥三宝”美食节、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节、捷安特单车嘉年华等节庆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从原先单打独斗、等客上门向抱团经营、联合推介、共同发展转变,扩大了德清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媒体支持 钱江晚报 浙江经视 今日早报 浙江在线 腾讯·大浙网 “看晚报 游浙江”全国媒体联盟 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 中国旅游微信联盟 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活动组委会联系电话 (0571)85310302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德清,这里的乡村,最洋派! 2014-11-26 浙江日报2014-11-2600007;浙江日报2014-11-2600013;浙江日报2014-11-2600010;浙江日报2014-11-2600020;浙江日报2014-11-2600009;浙江日报2014-11-2600018;浙江日报2014-11-2600016;浙江日报2014-11-2600014;浙江日报2014-11-2600017;浙江日报2014-11-2600011;浙江日报2014-11-2600012;浙江日报2014-11-2600015;浙江日报2014-11-2600019;浙江日报2014-11-2600021;浙江日报2014-11-2600022;浙江日报2014-11-2600028;浙江日报2014-11-2600026;浙江日报2014-11-2600033 2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