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文章导航

小木偶演绎世情百态

  核心提示:

  舟山布袋木偶戏,又称“小戏文”,是舟山现存唯一的本土戏剧剧种。一根扁担,一头担着折叠戏台,一头担着道具箱,布袋木偶戏艺人挑着担走街串巷。在百姓家堂前,艺人用两条凳子一块门板搭起架子,再将折叠戏台打开,放在上面,竖直扁担固定好。一双手操控各种木偶,唱起结合了绍兴大班、宁波走书等多种曲艺特点的唱腔,一台好戏就此上演。正是“十指演绎百态情,一口道尽人间事”。

小木偶演绎世情百态

  本报见习记者 翁杰 通讯员 赵翔

  布袋木偶又回来了

  嵊泗县远离舟山市本岛,因当地没有布袋木偶戏班,许多百姓已有数十年不曾看过木偶戏。“我们大多都在定海、普陀演出,这边很少来。”参加巡演的舟山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62岁的侯雅飞回忆,上一次到嵊泗演出已是30年前的事。

  在嵊泗巡演的第一站原本设在洋山镇的一个渔村文化礼堂。当地镇中心学校校长刘伟军听说此事,找到镇文化站,要求改在学校体育馆演出,让孩子们也能欣赏传统艺术。

  中午时分,距离开演还有一个多小时,已有村民陆续赶来学校。“怎么还不开始?”76岁的王宝忠很是兴奋,老人有些着急,因为自从十几岁后,就再没看过。

  还未到开戏时间,侯雅飞做起“热身”。她摘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花旦木偶,只见木偶除了头、手掌和脚的下半部是木制的,其他都是用布缝制而成,外形酷似布袋。侯雅飞将手从布袋下方伸进去,用食指顶着木偶的头部,中指和拇指分别套入木偶人物的左、右两个袖筒,木偶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

  侯雅飞将中指勾拢起来,食指微微弯曲,两个手指缓缓靠拢。只见木偶女子徐徐抬起手臂,白色的袖筒移至面颊旁,作颔首抹泪状。随着手臂轻轻颤动,木偶人仿佛正在轻声抽泣,风情万种,引得一旁的村民们一阵叫好。

  不一会儿,洋山镇中心学校的354名学生带着椅子来到体育馆,村民们也在当中的长凳上坐下。今天的曲目是《太子与烈女》,只见侯雅飞一边巧手舞动木偶,一边结合乐器声高唱低吟。唱到精彩处,上了年纪的村民纷纷抚掌叫好;而孩子们更喜欢“武打戏”,木偶执物、开扇、换衣、舞剑等高难动作都让孩子们欢呼连连。

  小戏文里的大乾坤

  侯雅飞的师弟潘伟庆这阵子也忙得不可开交。作为上半年舟山市布袋木偶戏大赛的获奖者,他月初刚在普陀区的渔农村文化礼堂巡演结束,如今又接到了朱家尖街道的邀请,要去学校表演。采访过程中,老潘几次接到电话都是来邀他演出的。

  布袋木偶戏为何有如此的生命力?潘伟庆说,旧时,舟山百姓多以渔业为生,而海上作业环境恶劣,海难事故时有发生。为了祈福平安,当地百姓有着请戏班演戏敬神的习俗,而布袋木偶戏,便宜又好看,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看布袋木偶戏是舟山人闲暇时最好的娱乐活动。逢年过节,把艺人请到家里演上几天,将乡里乡亲都叫来,在自家院子里乐呵乐呵,可是件体面的事儿。

  1979年,23岁的潘伟庆在村里第一次看到了布袋木偶戏,从此欲罢不能。他四处打听哪里有演出,有时赶十几里路就为去别村看场戏。后来,他干脆拜当地布袋木偶戏艺人郑明祥为师,开始了自己的“木偶人生”。

  “小戏文”里,有着大乾坤,学来不易。正是因为师傅的严格要求,潘伟庆的手上功夫尤其精湛,通过手臂运动做出的踏步、行走、骑马动作惟妙惟肖。

  之后,潘伟庆一边练习唱功,一边学手上动作。一年后,悟性好、能吃苦的潘伟庆成功出师。几十年来,老潘却始终牢记着师傅的教诲:艺术没有止境,他一边表演一边琢磨技艺。

  从艺30多年,老潘经历了布袋木偶戏的起起伏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到九十年代一度无人问津,再到如今,布袋木偶戏似乎又一次迎来了它的春天。这两年,老潘一年要演近300台戏,能有10多万元收入。尽管赚得不少,老潘也有些担心,“爱看布袋木偶戏的大多都是老人,年轻人不多。”

  年轻人爱上传统艺术

  相对于因无人传承而濒临消亡的传统艺术,布袋木偶戏要幸运的多,在艺人队伍中既有80岁的老师傅,也有一批“70后”、“80后”的新生力量。

  今年28岁的侯夏玲既是侯雅飞的侄女,也是侯雅飞的弟子。初见时,记者发现这是个清秀靓丽的女孩,着装时髦,长发及肩,手上还抹着淡粉色的指甲油。

  年轻女孩能沉下心来传承传统艺术吗?面对这样的疑惑,侯夏玲有些不服气。“我可是有8年艺龄的‘老演员’了!”说着,她拿起木偶,唱了一小段,神情专注,有板有眼。

  因为侯夏玲从小喜欢越剧,姑姑侯雅飞一早就瞄上了这个好苗子,不仅反复游说,还带她一起到宁波元宵节庙会上表演。庙会上,人们被小小的木偶所震慑,演出结束,还有许多人久久不肯离去。侯夏玲意识到了布袋木偶戏的魅力,从此开始学习木偶戏。

  专业越剧演员出身的施芳群是侯雅飞的另一个得意门生。两年前,她辞去越剧团主演的工作,回到舟山,拜侯雅飞为师学唱布袋木偶戏。由于唱功深厚,她迅速在舟山布袋木偶戏艺人中脱颖而出。上半年,她竟技压许多老师傅,获得舟山市布袋木偶戏大赛的三等奖。

  布袋木偶戏发展从娃娃抓起。2011年,舟山市文化部门在定海区双桥镇中心小学建设布袋木偶戏传承教学基地。如今,侯雅飞和侯夏玲每星期都会到学校教孩子们学戏、唱戏。在这里,一批批孩子熟悉了布袋木偶戏,不少孩子都能独自演上几段。

  “单有传承人还不够,布袋木偶戏要发展,离不开剧本创新。”前不久,侯雅飞根据发生在定海区的一个真实故事创作了新剧本《孝子王建华》,带到各地渔农村演出,并教小学生学唱。

  对“小戏文”的未来,侯夏玲和施芳群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两个年轻人不谋而合地想到:要将《农夫与蛇》等童话故事改编后搬上布袋木偶戏舞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项传统艺术。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小木偶演绎世情百态 2014-11-25 浙江日报2014-11-2500008;3691255 2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