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观天下·人物志

文章导航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一生献给中国人民

  11月21日,到访新西兰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各界为他举行的盛大招待会上发表讲话,回顾中新友谊时他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先生1927年远赴中国,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

  路易·艾黎的传奇一生,几乎都与中国有关:他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刻来到中国,为遭受严重剥削的工人奔走呼喊,为贫苦孩子们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他自愿赴灾区救助难民,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终身未婚,却儿孙满堂,他在中国收养的子女,如今很多已经四世同堂。时过境迁,但这些子女却都深深铭记着他们的亲人——路易·艾黎。

三十岁踏上中国土地

  2009年12月8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颁奖典礼。获奖者是由5600万中国网民投票选出的,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前后100年间,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十位国际友人。专程从新西兰赶来的菲利帕女士代表已故伯父,接受了这个荣誉。她手中的翡翠奖牌上,镌刻着一个伟大的名字——路易·艾黎。

  段海英是路易·艾黎的养子段士谋之女,父亲虽然去世多年,但她和母亲至今仍对艾黎满怀深情、记忆犹新,“我的父亲是山西人,爷爷是新西兰人”,段海英常常这样介绍自己。

  1897年,路易·艾黎出生在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里区的斯普林菲尔德,1916年,19岁的艾黎如愿走进了军营。艾黎被编入新西兰远征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被派往英国,不久转往法国。1918年8月,他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还荣获了原威尔士亲王勋章。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新西兰也受到冲击,出口不断下降。而报纸刊出消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被革命震撼的国家”,艾黎萌生了去中国看个究竟的愿望。1927年4月21日,他在上海十六铺码头下了船,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段海英回忆:“爷爷经人介绍,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消防处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上了虹口救火会的一名小队长。”因为工作出色,10个月后,艾黎被任命为消防处队长级的督察。1932年,又被任命为上海租界公部局工业科首席工厂视察员。艾黎从早到晚辗转各个工厂,最让他痛苦的,是看到当时缫丝业体制下童工所遭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折磨。

  “爷爷说,许多孩子不过八九岁,每天要在煮茧的大槽前站12小时,如果童工把一根丝理错了,工头就用开水烫他的小胳膊作为惩罚。不少童工因遭工头痛打而哭叫。”在艾黎不停的奔走呼吁下,上海公共租界内的缫丝厂开始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他渐渐明白,仅凭一己之力,力量太过薄弱。

甘冒风险与红军联系

  1929年,艾黎决定利用自己的假期,参加在绥远地区的赈灾工作。在火车上,他结识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们也是这列火车上仅有的两个外国人。

  从绥远回来不久,一批灾区的孤儿被红十字会送到上海,艾黎收养了其中一名14岁男孩,也就是段海英的父亲段士谋,他给这个孩子起了个英文名字叫“阿兰”。“爷爷当年给红十字会付了60块大洋,说要领养一个绥远的灾童。红十字会先找来一个‘少爷’,爷爷说他不要富人子弟,要找穷人家的孩子。第二次,他就看中了父亲。他说父亲看上去聪明伶俐,又很朴实,走起路来还有一点骑士的风度,他非常喜欢。”

  1932年末,艾黎经一位美国朋友介绍,认识了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通过史沫特莱,又结识了宋庆龄、鲁迅、冯雪峰、陈翰笙、黄华等一批中国进步人士。艾黎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讨论世界和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形势。

  在上海的日子,艾黎逐渐和革命组织建立关系,他的住所成了很多地下党员的活动场所。1935年底,艾黎还承担起一项新的任务——在家中架设秘密电台,与正在长征的红军保持通信联系。“因为爷爷住在公共租界,他专门找来一个工程师,把电台的电源直接接在外面的公共电表上,不容易被察觉。但时间长了,公共租界的人还是产生了怀疑,开始挨家挨户地询问。查到爷爷家时,他来不及拔掉电源线,爷爷本身就是公共租界的一名官员,他就像对待自己的老朋友一样,把客人迎进来,很镇静地请他们到地下室。这时,工程师看到一个旧冰箱,断定是冰箱漏电引起电量增加,爷爷才化险为夷。”抗战全面爆发以后,艾黎将自己的养子送到了延安去参加革命。

在延安曾偶遇毛泽东

  2008年,好莱坞著名导演、执导007 系列之《明日帝国》的斯波蒂伍德,推出影片《黄石的孩子》。电影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讲述了抗战时期一名英国青年乔治·何克为了革命理想来到中国,帮助战争孤儿的故事。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艾黎撰写的传记改编的。何克确有其人,他不但和艾黎结下不解之缘,两人还共同收养了一个孤儿,名叫聂广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黎辞去上海的工作奔赴武汉,他的新头衔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技术总顾问、代理总干事。当时,中国70%的现代工业陷入瘫痪,艾黎写了一份关于中国生产问题的调查,并提出建立工业合作社。宋庆龄看到这份报告时笑着说,艾黎又收养了一个“孤儿”。为了使工合运动在全国广泛地开展起来,6年间,艾黎奔走了大半个中国,行程达3万公里,援助了20多万失业者和难民。

  1939年2月,艾黎搭乘印度援华医疗队的车来到延安,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那是一次突然的会面,他回忆说:“当时我正同朱德坐在那里,还有许多部队的司令员,毛泽东忽然走了进来,我用上海话夹杂着南方话和他交谈,他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总是启发你多讲。”艾黎向毛泽东介绍了工合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毛泽东表示赞同他们的事业,并鼓励艾黎坚持下去。他们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腹地山丹县,有一座山丹培黎学校,作为甘肃省重点中专,这里声名远扬,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工业技术人才。校园里随处可见艾黎的塑像。1940年,艾黎在陕西双石铺着手创办培黎学校,把学校命名为培黎,意思是为黎明而培养。上世纪40年代,日军从东往西占领了陕西潼关,培黎学校迁往甘肃山丹。

终生未婚却儿孙满堂

  孤儿聂广沛记得,孩子们的头发长虱子,艾黎就给孩子剃头;每个礼拜都去水池给他们洗澡。他们开始不敢下去,都被艾黎一个个推了下去,但他也下去保护他们;他担心孩子缺乏营养,千方百计弄来大桶的鱼肝油蘸馍馍给孩子吃。“我现在没有一天不在想念他,我一直挂着他的照片。艾黎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他在我脑海里的记忆是不可能忘掉的。”

  1953年秋天,艾黎从山丹搬到北京永久居住,专职从事维护世界和平运动的工作。1972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开始松动,新西兰也在同年12月23日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当时的西方世界对中国所知甚少,大使们到任后一片茫然。但新西兰的外交官发现,他们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因为这里有一个“宝贝”,那就是路易·艾黎。“他对中国了解那么多,又广受尊重。我们得到了他最热情的指点和帮助。澳大利亚的大使简直嫉妒我们了。”一位新西兰驻华大使这样回忆。

  从1958年起,艾黎在北京台基厂大街一号的小楼里居住了29年。他的生活简朴无华,每天的饮食既简单又单调。曾担任艾黎秘书的李建平说:“他基本没什么积蓄。每月工资800元,扣除生活费之后,剩下的钱不是为山丹培黎图书馆买书,就是资助学校的建设。他去世时,银行里的存款只有3400多块钱。”

  艾黎终生未婚。但是他的晚年生活却充满天伦之乐。每到周末,在北京的几个养子都会带着孩子到艾黎这里欢聚。

  艾黎多方面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头衔,包括作家,诗人,教育家,“工合之父”,北京市、甘肃省荣誉公民等等。1977年12月,“文革”后刚复出的邓小平,在艾黎80岁生日宴会上尊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朋友、老战友”。

  从1985年起,艾黎的身体每况愈下。1987年12月27日,他因患脑血栓并发心功能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在自传中写道:“在中国我十分荣幸地被当作一名工作同志,在这里我生活得很愉快,我是一个新西兰人,但我也变成了一个中国人。”

  (据央视)


浙江日报 观天下·人物志 00018 一生献给中国人民 2014-11-24 浙江日报2014-11-2400010;浙江日报2014-11-2400009;浙江日报2014-11-2400011;浙江日报2014-11-2400007;3702325 2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