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文化新颜
在瓶窑,跨越千年的深厚底蕴被一种现代语言诠释,浸润着新一代瓶窑人的生活与思想。借用文化符号提升当地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成为瓶窑出产的独特标志。
瓶窑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块,良渚古城就在脚下,瓶窑的先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这些令人向往的文化遗产成为瓶窑后人仿制的对象,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大量的加工、生产、销售,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仿良渚文化玉雕的产业,加工户达40多户,年产值5000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及海外。不少雕刻大师专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高仿雕刻良渚文化仿制品,一些仿制品成为馈赠的贵重礼品,雕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发源于瓶窑塘埠村的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现已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至少有230余年历史,因做工精巧、经久耐用而久负盛名。而在2011年,纸伞以全新面貌冲出瓶窑,冲出中国,出现在全球著名的设计节米兰设计周上。“品物流形”设计总监张雷、Chris、Jovana以“余杭纸伞的未来”为名,携带12件设计作品(3件纸伞设计、9件纸伞衍生品设计)参展2011米兰设计周SaloneSatellite。以“余杭纸伞”传统工艺为设计元素,第一次登陆欧洲设计界。
对瓶窑来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对立统一的哲学课题。做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中华第一古城”遗址、南山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和北湖草荡、大观山、毛园岭千亩桃园、塘埠、奇鹤古树群等独具韵味的自然景观资源,打造集历史、人文、田园、湿地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让千年前的文化遗产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