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世界互联网大会专刊

大会嘉宾分享浙江信息化发展经验

拥抱“智造”新时代

  记者 夏丹

  本报讯 当乌镇遇见信息经济,又会迸发出几多猜想?今天,“透过浙江看中国”——信息经济论坛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主会场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透过浙江看中国。论坛上,各方嘉宾分享了浙江、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心得体会,还就如何共同推动互联网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与公共安全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全国首个“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两化融合”正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耀眼的新亮色。当前,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列全国第三,各省区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9.69,增速达全国第三位,尤其在机器换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力信息经济方面成效卓著。

  机器换人

  引领浙江“智造”

  大筒原材料送上传送带,走完自动化生产线后即变成单片卫生用品,10多秒后,单片卫生用品又被打包成产品下线。

  在上虞经济开发区的恒安集团浙江公司上虞分公司“七度空间”卫生用品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及包装流水线,记者看到这样一幕。“将半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更换成自动化流水线后,一条生产线仅需10名工人,年产能却达到1亿元,人均贡献从原来几十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该公司行政部经理董金翡说。

  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机器换人”,走出一条华丽的转型之路。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浙江大地上演绎。

  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在我省蓬勃发展。2013年,浙江省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投资和设备购置费用,分别增长25.8%和17%,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工人数下降了9.1%,通过“机器换人”换下了70万名简单劳动为主的操作工人。

  今年1-8月,全省规上企业实施5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项目约7050项,已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321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在去年提高9.9%的基础上,又提高了9.1%。

  当前,我省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已占全国的15%。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取料、焊接、下料……一台自动串焊机替代人工,正在完成光伏电池片焊接环节的各道工序。这台机器每小时设计产能1200片,可以减少两个班次共20个用工量。开发者正是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它的诞生让同类进口设备闻声降价,从最贵时的每台500万元降至现在的350万元。除了应用于国内光伏企业,该产品正漂洋过海,在运往巴西的途中。

  推进产品和装备智能化,加快浙江工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是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首要任务。为推进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利好高端装备开发、推广、应用的政策。其中,认定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我省共认定64项装备首台(套)产品。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燃煤电站PM2.5控制湿式电除尘器”等5项国内首台(套)产品,因在重大工程中替代进口产品,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智慧城市

  百姓生活更便利

  杭州退休工人老王熟练地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依次点开“便民服务”——“社会福利”——“老年人”,选择好所在地区和年龄段,就可以轻松查询到老年人能享受到的各项福利政策,如医疗保健、公共交通、文体休闲、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长寿保健补助金)、法律服务等,方便极了。

  今年6月份,浙江开通了全国首个搭建于公有云平台、省市县级采用一体化模式建设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推出了阳光政务、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三大“一张网”,提供了省市县三级政府3300多个部门的9000多项网上在线审批服务和2.4万项服务资源。

  这是浙江建设智慧城市的缩影之一。在发展智慧城市产业过程中,我省凝聚了大批从事智慧产业的企业,各企业从各自业务范围出发,出现智慧城市应用成果百花齐放的局面,如形成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居、智慧交通、车联网等智慧产业基地。而智慧城市建设,归根结底为了市民生活更便捷。

  目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医院里,一款名为“健康宝”的APP颇受患者青睐。“通过‘健康宝’,除了完成常规医院挂号,还可以直接手机付费取号,甚至可以查询到挂号后轮到看病要多长时间,检查结果的查询等。”该产品开发公司银江股份董事会秘书金振江说。

  除了医疗卫生服务,城市交通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已深入人心。人们在等待公交车到来时,会习惯性的打开“车来了”APP,查看公交车的行驶状况,还有几站路,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等。

  信息经济

  发动增长新引擎

  姜晓,杭州女白领,用手机APP叫出租车,于她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用现金,到达目的地直接手机支付。”

  手机叫车、网络购物、行车导航、手机阅读、电话微信,就像空气、水、食物一样,在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信息经济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信息经济被列为能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7大万亿级大产业之首。浙江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打造信息经济大省的省份。

  当前,我省发展信息经济已经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发达,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老百姓信息消费能力较强,再加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三通信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强势崛起,而且我省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世界最大的电商交易数据库、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优势。

  “十一五”以来,浙江信息产业以年均27%左右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1万亿元左右,利税近12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5位,并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行业和企业。

  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依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下,浙江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第一方阵”的地位?可以有效规避资源要素、劳动力、空间、环境承载量日益受到严重制约等劣势的信息经济,为浙江提供了一条难得的非常规发展路径。


浙江日报 世界互联网大会专刊 00022 拥抱“智造”新时代 2014-11-20 3695979 2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