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看时事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举行

伊朗外长斥西方要求过分

  据新华社11月18日电 (记者 付航 杨定都)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18日在维也纳开始举行。欧盟伊核谈判问题协调人阿什顿、伊朗外长扎里夫及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相应官员与会。

  根据伊朗与六国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和六国应在本月24日前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伊朗外长扎里夫18日表示,各方在伊核问题谈判截止日期前达成最终协议仍然是可能的,但西方国家应放弃“过分要求”。

  分歧恐致再延期

  法新社报道,在伊朗与六国对话的这一年来,双方达成了一些临时性成果,主要涉及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福尔多铀浓缩厂、伊朗低浓铀储备量,以及加强监督和核查机制等方面。

  法新社认为,核谈双方现在争执的焦点是伊朗究竟能保留多少台离心机。伊朗希望增加离心机数量,为核电站提供燃料,但西方国家主张伊朗减少离心机数量,以防止其具备能够在1年内生产出武器级浓缩铀的能力。

  此外,双方分歧点还包括全面协议的有效期多长、应以何种速度解决对伊朗的制裁等。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18日访问英国,在与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会谈前告诉媒体记者,随着最后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在维也纳启动,希望伊朗能“竭尽所能地”证明其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

  本月上旬,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给伊朗核谈判“泼冷水”,称西方国家和伊朗在伊朗核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可能难以达成协议。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核问题谈判恐怕会再度延期。

  美国前外交官、布鲁金斯学会专家罗伯特·艾因霍恩认为:“事实上,在11月24日前达成协议几乎没有可能。”

  伊称西方要求过分

  扎里夫18日抵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参加伊朗核问题谈判。伊朗半官方的学生通讯社援引扎里夫的话说,伊核谈判进展取决于西方的政治意愿,如果西方国家的“过分要求”导致最终协议流产,世界也会理解伊朗曾为此做出妥协,但不会放弃国家主权和尊严。

  扎里夫没有明确说明“过分要求”是指哪些谈判条件。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伊朗与西方国家在铀浓缩离心机数量、对伊制裁解除时间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去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应于今年7月20日前就其核计划作出妥协,以换取西方国家减轻制裁,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由于未能于7月20日之前达成全面协议,双方决定将谈判延长至11月24日,争取在此之前达成全面协议。

  中方:聚焦并弥合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表示,中方愿与其他各方一道,继续建设性参加谈判,积极推动如期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

  洪磊在当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各方在谈判中坚持共识,聚焦并弥合分歧,本着分步对等的原则,寻求在“各方都同意的合理时间框架”内一揽子解决全面协议焦点问题的方法。

  “当前谈判中的分歧从根本上讲都是政治性的,需要各方抓住历史机遇,拿出政治意愿,作出政治决断。中方愿与其他各方一道,继续建设性参加谈判,积极推动如期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他说。

  参加这次谈判的中国代表成竞业大使表示,此轮谈判是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商定期限内的最后一轮谈判,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六国与伊朗均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承担着历史性责任,都需要拿出历史的担当。各方都要着眼大局,将积极的政治意愿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在谈判中坚持共识,聚焦分歧,照顾彼此关切,争取达成一项公正平衡、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中方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谈判,并与各方加强沟通与协调,为推动最终达成全面协议作出不懈努力。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6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举行 2014-11-20 3700177 2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