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着力打造三级特色平台

海盐崛起五大新产业

  记者 李回雄 陈培华

  县委报道组 李刚

  本报讯 近日,浙江电渣核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124吨超低碳控氮不锈钢电渣锭面世,运用于核电反应堆的心脏部位。该项目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重点项目。

  在海盐,临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电器业、节能环保业、核电关联产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正强势崛起。今年前三季度,全县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6.2%,同比增长15.4%。

  “搭建大平台,集聚大项目、好项目,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说。眼下,海盐正着力打造“1+3+X”三级特色平台,在打造好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同时,开建欧洲(德国)产业园、中法核能合作产业园、智能制造设备产业园三大平台,“X”为其他镇(街道)的特色平台。今年以来,全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1.2亿元,预计全年将超13亿元。

  走进海盐,但见各个平台建设方兴未艾。欧洲(德国)产业园已启动建设道路、污水管道、雨水管道、3万余平方米标准厂房及中央景观带项目。园区将重点引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

  海盐项目招商顺势推进,五大新兴产业分别设立招商组,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央企、优质民资、高端外资前来落户。今年以来,引进的14个投资超亿元大项目中,涉及新兴产业的占了6个,总投资高达27亿元。

  为尽快实现落户项目投产,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小组,从工商登记开始提供全程服务,建设中遇到难题,现场办公解决。此外,海盐对县域内的建设项目全面实施联合踏勘、联合评审、联合办证(章)、联合审图、联合测绘和联合验收的“六联审批”。建设项目从申请到验收通过,审批时间由原先的240天左右,缩短到50天以内。

  招大引强,给海盐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葡萄串效应。今年9月,世界知名核电企业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公司开业,至此,核电及关联产业在海盐形成了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培育核电关联企业76家。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海盐崛起五大新产业 2014-11-18 3694341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