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10组“老家粉”如约来到渔山——

稻田里、群山中,
我们如此撒欢

  本报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张刘芃 罗英

  本报“美丽乡村”周刊(线上微信平台叫“老家”,微信公众号:zjrbmlxc)和这片1700亩的稻田已经相识了3年有余。今年“稻香节”之际,我们特邀10组“老家粉”来到渔山,共同欢庆稻米的丰收,一起领略稻田背后,那段深藏着富春秀美风光的山道,为山乡复兴而呐喊。

  上半场:

  稻田里,来了城里人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想起你轻柔的话语……”

  江风拂过渔山乡的1700亩稻田,耳边响起了李健的《风吹麦浪》。虽然眼前是稻,而非麦,但是面对收获时内心的蠢蠢而动,相信都是一样的。面对着稻田,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轻柔,那种透着清新的质地,令人动容。

  割稻体验区,便是10组“老家粉”来到富阳渔山乡的第一个目的地。

  孩子们欢呼,因为他们第一次见到稻子,第一次拿起镰刀;大人们摩拳擦掌,则是对儿时生活的追念。相较于机器,人工收割的效率显然望尘不及,所以这样的割稻体验,亦是难得。

  来自萧山的蔡亚红带来了11岁的儿子葛凌宇,和很多城市的孩子不同,葛凌宇对下田割稻没有丝毫的犹豫,挥舞镰刀,“咔嚓”一声,干净利落。他在前面割稻子,蔡亚红就在后面帮他摆,不一会儿稻子就堆成了小山丘。从没体验过割稻的葛凌宇格外兴奋。脏兮兮的小手,裹满了泥的裤腿,葛凌宇欢乐地踏在地上,抖去一身的泥土。

  6岁的赵唯之是本次活动中最小的“老家粉”,小小的背影就掩映在稻穗下。年纪虽小,却有着满肚子的问题。“伯伯,是不是这样?”她边割边向当地的农民问个不停,最后她背起一小把自己亲手割的稻穗,一蹦一跳留下一串欢声笑语。

  吴紫银则站在田埂上和自己的儿子吴羽醍说着种稻的辛劳。曾经咿呀学语,口中念着“粒粒皆辛苦”的人,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这句话仿佛成了一种恒念,到如今也没有半丝半缕消逝。

  下半场:

  林峰上,奔跑吧兄弟

  离开了稻田,“老家粉”都想看一看渔山乡的另一面,于是,林峰成了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下午1时,在渔山乡政府,倒车、排队、打双跳,10辆车在江边公路上驶成了一条“有素质、有纪律、有方向”的车队,在村姑小芳的带领下,向秀美的大山,出发!

  上山的路,一个接着一个急转弯,仿佛善意提醒着“老家粉”:“慢慢开,风景惹人醉!”清凉的山风滑过车窗,群山绵延,层林尽染,红黄的叶子相融,风姿别具……

  大约20分钟车程后,“老家”工作人员和“老家粉”们到达林峰山顶,开始徒步朝雄鹅鼻进发。葛凌宇甩开大部队,一溜烟儿没了影。奔跑吧少年!

  松软的泥土,新鲜的空气,大人们则一路走一路拍。

  这时我们认识了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老家粉”,家住富阳79岁的王淑华,背挺直,迈大步,走起山路丝毫不吃力。原来,她自己平时经常出去玩,附近的白马山也时常转转,身体非常硬朗。

  途中,葛凌宇的妈妈对我们说,这周原本有其他安排,于是就想把机会让给儿子的好朋友。结果一联系,才知两家一起抽中了!拼成一辆车出发,既省事儿,又相互有个照应。

  900米的山路,“老家粉”们或在奔跑中到达,或在风景中流连,最终到达雄鹅鼻山庄。这里视野开阔、宛若仙境,能看到富春江、钱塘江、浦阳江三江交汇。热热的一杯绿茶,配上农家自炒的瓜子和汁水充沛的甘蔗,拉拉家常、拍拍照。山庄老板告诉我们,城里人喜欢来这里,看风景吃农家菜,每周末山庄的房间都爆满。

  随着“山上渔山”规划的提出,除了稻米,这里有了更多可能。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稻田里、群山中,
我们如此撒欢
2014-11-18 3694283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