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村口树

城乡垃圾,该去哪儿

——省政府参事室“两美浙江建设中垃圾治理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2014年10月28日,省政府参事室举行“两美浙江建设中垃圾治理研讨会”,省政府参事室和省住建厅、环保厅的领导和专家,就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处置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真知灼见。今天摘要刊登他们的部分发言,给正在“两美”浙江建设中的各级主政者以参考和借鉴。

垃圾治理,是民生大事

  潘海生(浙江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城乡垃圾处理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仅城乡垃圾就达1.5亿吨。大量垃圾的产生,治理得好,一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治理不好,就会传播细菌、污染环境,甚至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我省对垃圾治理工作很重视,相继出台有关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考核体系,逐步推广垃圾分类,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离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还是有一段距离。当前我省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两美”浙江建设,做好垃圾治理工作意义重大。

  张束空(省住建厅环卫协会理事长):2013年省住建厅向省财政厅申请设立垃圾处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垃圾处理补助经费。2014年省住建厅联合财政厅先后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评审办法(试行)》,并按相关规定通过地方政府申报、省厅审核、专家评审程序,于8月明确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案,即3个分类示范城市、7个垃圾焚烧设施、7个卫生填埋设施、3个渗滤液处理设施、2个厨余(餐厨)处理设施和1个填埋场封场设施,把垃圾治理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

  刘建明(省环保厅固管中心专家):垃圾焚烧企业的二恶英排放是公众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我厅高度重视,2011年专门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并按年度下达工作任务,严控垃圾焚烧等行业的二恶英排放。重点督促焚烧企业加大烟气治理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高效除尘设施的安装与投运,组织开展按年度滚动的二恶英监督性监测,2012-2013年度实现了监督性监测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焚烧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全省36家焚烧企业完成了工况显示屏设置,实时公布炉温、烟气停留时间、烟气出口温度和一氧化碳等特征参数,接受社会监督。

  陈桂秋(省政府参事):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垃圾围城”不仅在设区城市暴发,诸多小县城同样面临垃圾处置难题。垃圾处理是城市生命体的“出口器官”,对维持生命体正常运转极其重要,出口不畅会引发臃肿等诸多“城市病”。一是垃圾分类是一个真正的“城市绿化工程”,把“绿”植入每个公民内心,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垃圾处理必须纳入法治化、科学化和市场化轨道。三是要把垃圾处理作为一项环保事业,虽然经济投入大于产出,但是地方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将会有更多的生态价值回报。

资源化利用,分类是关键

  管竹伟(省政府参事):重视农村垃圾的资源利用。桐庐县环保局在财政支持下,引进和改装了一套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设备简单、投资不大,工艺规范、容易操作,处理彻底、环境整洁。村里配三个保洁员,给每户人家配置了两只垃圾桶,一只收集可堆肥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零食碎末、饲养动物粪便、畜禽鱼类内脏、作物秸秆及枯枝烂叶、各类谷壳、笋壳、残次水果等,对垃圾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再利用;另一只收集不可堆肥垃圾,包括塑料包装盒、废橡胶制品、旧织物用品、泡沫制品等。保洁员发现有不符合标准投放,及时帮助农户重新分类。

  赵兴泉(省政府参事):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量大面广,已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加快回收处置刻不容缓。一要明确回收处置各环节主体的责任,生产厂家应承担回收处置任务,经销商要承担归集、回收职责,使用者应承担对包装物进行清洗、交回等义务,政府应加强统一回收体系的构建、集中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回收处置的监管;二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实名登记、台账管理”制度;三要建立一支村庄保洁、河道保洁,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收集“三位一体”的农管队伍。四要分类处置,有毒有害的无害化处理,可再利用的资源化利用。五要加强工作保障,完善回收处置法规体系,强化财政支持,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省市县乡村各级共同关注、相关各方协同负责、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

  王东祥(省政府参事):垃圾处理要因地制宜,但国际上垃圾处理的一些基本原则还是要遵循:一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源头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三是处理垃圾要采用付费原则。从浙江省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垃圾处理在有些领域还需要努力,一是垃圾减量化大有可为,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二是商品包装的简约化。三是减少建筑垃圾,推行绿色建筑、免装修建筑。四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五是要减少一次性物品,比如纸杯、筷子、塑料袋。现在垃圾分类过于复杂,太超前,分类要根据处理方式来分类,城市垃圾主要是以焚烧发电来处理的,只要分为可焚烧和不可焚烧两类处理。

  周业樑(省政府参事):垃圾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关键是于分类。分类的处理应该从源头上抓起。应该从机制上做文章。一是抓教育,把垃圾分类作为社区居民文化的一个内容,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在于责任制,板子打到谁的屁股上要知道,加强指导和监督机制。三是推进垃圾回收的市场化,政府作为一种引导,财政作一些补贴,在市场化运作中,把垃圾分类与经济利益挂钩,按照分类的给予奖励,不按照分类的要付费。四是健全垃圾分类收集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不按照垃圾分类处理的给予处罚。

源头监管,不让危害扩散

  何一枫(省政府参事):要重视洋垃圾的治理,从国外运到中国的废纸、废金属、废医疗垃圾等,都存在焚烧困难,填埋不易等问题,对环境造成很大损害。据了解,英国每年出口到中国的洋垃圾达200万吨,这点值得我们注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可能成为反洋垃圾走私的第一线,一方面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再加上交通物流日益快捷,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步伐越来越快,开放程度直逼沿海大城市。另一方面整个电子产业空前膨胀,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电子“洋垃圾”走私贩而言,是个不小的诱惑。

  叶再元(省政府参事):医疗垃圾相对于别的垃圾来说危害更大,更易感染,更难于处理。目前杭州基本上所有医院的医疗垃圾都是包给杭州环保局指定的公司来运作。因为没有竞争,出现收费较高的现象。医疗垃圾容易出现没有严格分类、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回收等问题。为此建议,健全管理体制,省级医院做的还好,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更加严格去做。加大宣传,严格分类。建议应有2至3家企业竞争医疗垃圾的回收,这样有利于降低医疗垃圾回收的成本。

  马力宏(省政府参事):加强五水共治进程中的污泥治理。污泥与污水有着内在的联系,污泥治理是污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需要处置的污泥总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不对这些数目不小的污泥加以妥善处置,必将造成水体和环境的二次污染,污水治理的功效将大打折扣。为此建议尽快完善污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而不是多头的管理机构;加强污泥处置的全程监督,减少和防止污泥乱倒偷盗现象;客观看待填埋方式,从现实出发做好污泥的卫生填埋工作;舍得在治理污泥上有更多的财政投入,将污泥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高完善污泥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泥治理中的作用。

  袁中伟(省政府参事):解决城市垃圾的理念要创新,治理的基本路径:一要建立城市垃圾处理体系。主要由垃圾初级分拣、垃圾运输堆放、垃圾专业分拣、垃圾消化、垃圾处理监管等5个方面组成。二要建立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体系。环卫部门经过测算后,政府可外包给有责任感的人力资源公司或专门公司去做,或产业化运作。三要建立垃圾处理科技创新转化体系。四要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建立垃圾处理全过程监管体系,特别是初级分拣监管。条件成熟时,还可引入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平台等,来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管。

教育入手,市场化运行

  徐海荣(省政府参事):垃圾治理首先应该注重文化的引领,在幼儿园阶段就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让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具有垃圾分类意识。加大社区宣传和公益广告投放,不但要教导大家不乱扔垃圾,还要教导大家正确投放垃圾。其次要注重科技支撑,垃圾分类是实现无害化处理基础,为实现更为有效、更经济处理提供可能性。最后要注重法律保障,处理垃圾亦不例外。建议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通过“明确收费法和课税法,实施禁用法,落实罚款法,多用奖励法”的方式,使垃圾分类与处理能够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

  于涟(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应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发、推广和科技支撑。杭州市的垃圾处理主要是填埋,这么多年下来,杭州已有处理设施已经严重超负荷,也没有更多可供填埋的场所了。政府作为垃圾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应该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辅助垃圾分类,确保垃圾的正确投放、运送等后续处理工作。首先让人们养成分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其次对垃圾桶状况实时监控。再次要减少垃圾运输次数,提高运送效率,实现运输车辆的低碳减排。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没有科技支撑是不行的。

  徐金才(省政府参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城市形成了城中村和城中有乡镇的现象,加强城市死角的垃圾整治值得重视。现阶段对于垃圾治理的设施和经费还比较欠缺,真正要抓好垃圾治理工程有一定难度。全省正在推进五水共治和“两美”浙江建设,要把城市和乡村垃圾治理工作同五水共治结合起来,从基础抓起,从教育抓起,从人们的觉悟意识抓起,从加强居民的综合素质抓起,有了好的习惯养成,垃圾治理工作才能做到位。

  姚升厚(省政府参事):目前,保证垃圾分类很难,垃圾分类怎么分,谁来分类,还是谁丢垃圾谁分类?现在很多居民真的不知道怎么分类,我觉得还是应该采用专业分类,比如小区物业里有环保员,可以给小区环保员一定的费用,让他们把小区的垃圾进行分类。现在比较关键的一点,在于要发挥垃圾治理中的经济杠杆,经济杠杆是核心。垃圾处理应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山东省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做得比较好,政府鼓励企业从事清洁能源环保工作,有的经验我省可以借鉴。

  刘仁伍(省政府参事):垃圾处理起来很困难,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垃圾治理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规范各个行业和人们的行为准则。二是抓教育,从家庭教育抓,父母亲做好带头作用;学校教育抓,从小孩开始加强垃圾分类意识。三是垃圾处理走市场化运作,垃圾中40%是具有资源性的,很多公司比较愿意来做这个事情的。四是从金融方面给予支持,可以开发出垃圾项目的贷款,在贷款利率和周期上给予倾斜,发一些支持垃圾治理的债券等。

  罗进荣(省政府参事):听了前面几位参事的发言,我有几点体会:一是我们国家的垃圾问题和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二是处理垃圾的办法蛮多,这个事情并不是很难。提出几点设想:垃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政府还没有特别重视,应该把垃圾问题列为各级政府年度的实事之一,排上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垃圾处理要制订中长期规划,提出一系列措施。多搞几个示范区。

  (文字统筹:盛长荣,省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村口树 00019 城乡垃圾,该去哪儿 2014-11-18 浙江日报2014-11-1800013;浙江日报2014-11-1800018;3677876;浙江日报2014-11-1800017;浙江日报2014-11-1800020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