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老家

金华:人工栽培金线莲

  通讯员 陆旭升 本报记者 徐贤飞

  一排排架子上,一个个密封罐里,一根根草正在生长着。

  “这就是金线莲,一种曾经濒危的药用植物。”在金华市农科院,金华市荆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巧群说,通过“克隆”技术,他们现在已能年组培苗3000万株,成为全省最大的金线莲生产基地,并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开展省内金线莲野生分布调查,取得新进展。

  这种珍稀植物,主要生长在台湾、福建等沿海地区,具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保肝护肝、改善体质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最早见载于东汉药典名著《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近2000年服用历史。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金线莲在上世纪就濒临灭绝。幸好有了现代农业科技,人工种植金线莲成为可能。

  隔着玻璃门,记者看到金线莲组培车间内,20多名身着无菌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正忙碌着,有的熟练地用燃气灯对玻璃培养瓶进行消毒;有的将成熟的香蕉捣成软泥,并加入葡萄糖、土豆等材料配置成培养基质;有的用剪刀修剪金线莲,将其接种到新培养瓶中。

  “制备培植基质只是第一步,要培育出金线莲还需经过培养基灭菌、培养基存放、接种、移入培养室育苗、转入大棚炼苗、分类种植等多个复杂流程。”一直从事金线莲培育工作的技术员吴梅说,除了利用培养基质促进金线莲的成长,培育幼苗也是培植金线莲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接种后的金线莲幼苗实现优胜劣汰。处于无菌状态玻璃瓶中的幼苗,存放在24°C至25°C的恒温室中培养,其间借由人工剔除受感染的植株,3至4个月后,原本在野生环境中较难成活的金线莲幼苗会变得生机勃勃。

  10年前,第一株铁皮石斛的组培苗从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组培楼内诞生,如今铁皮石斛已成为金华现代农业的标杆。请金线莲入户金华,旨在给金华现代农业再点把火。为此,省科技厅、金华市科技局都把金线莲产业化作为重大专项科技攻关项目来推动。

  尽管如此,主攻金线莲组培技术多年的浙江农林大学邵清松博士仍表示,金线莲的人工栽培技术方面的实践在浙江属于空白,种苗退化如何提纯复壮,大棚、林下种植病虫害如何防治等都是空白。

  前些天是金线莲开花时节,邵清松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生产基地开展技术攻关。邵清松说,他希望未来农民能像种青菜一样种金线莲,这样才能加快推进金线莲产业化,帮助农民增收。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20 金华:人工栽培金线莲 2014-11-18 3682722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