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吴兴区张家三代人精制良心秤——

称出诚信的分量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邓德华

  不知你是否记得这样一幕:小商贩拎起一杆木杆秤,拨动秤砣,看一眼秤杆上疏密有致的秤花,准确地告诉你斤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秤平斗满不亏人。一杆木秤,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而制秤人,心里也有杆秤,能称出良心的分量轻重。

  制秤,亦如做人

  吴兴区埭溪镇茅坞街的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铺外,56岁的张海亮正在制秤,钻孔的旋子缠上绳,在手上翻飞自如,秤杆上钻出一个精致的小孔。张师傅一手拿锉刀,一手拿一段细铜丝,将铜丝插入秤星孔,用刀掐断,再敲打拍实,一个锃亮的秤星就镶在了秤杆上。

  算上爷爷和大伯,张海亮一家三代人做秤已有100多年。张师傅的手艺传自父亲,但手上的这把锉刀继承自伯父,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

  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复,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打眼、磨光、校秤等十几道工序。相比复杂的工艺,一杆秤的售价却不高,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

  其实,只要在秤的刀口上做些手脚,一杆秤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刀口距离偏差两毫米,50公斤的重量就会相差三四公斤。

  张海亮还记得,曾有一位卖鱼商贩,来买一杆可称重150公斤的秤,开价300元,示意动些手脚。“我一开始没应,他又凑过来把价格提到了500元。”这个价钱让当时的张师傅有些心动,那时一杆可称重150公斤的秤,售价近120元,而稍微动下手脚,就能多赚几倍。他试探着问父亲,机关秤怎么做,没想到被父亲严词拒绝。

  “不能做!做秤要规规矩矩。一杆秤不大,称的可是良心,做秤的人,不能昧良心。”“你做一杆缺斤短两的秤,会让成百上千人受害。”不为利益诱惑,不赚昧心钱,这是家里的传统。

  做一杆良心秤不难,难的是三代人的坚守。做秤如做人,称物如称良心。自此以后,张海亮一直不忘父亲的教诲。张家秤就是良心秤,在当地有口皆碑。

  杆秤,见证变迁

  一杆杆秤,见证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折射着历史的变化。

  张海亮还记得,很多年前,一家人全靠父亲制秤的收入养活。父亲挑着一副秤担,装着工具,走到哪儿,活就做到哪儿。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制秤的生意好了不少。几乎每天都要卖出好几杆秤。父亲也不再挑着秤担,而是租下了固定的店面。张海亮则给父亲刨秤杆,打下手。

  后来一段时间,由于市制改公斤制,手工秤的生意一夜之间火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顾客上门制秤。这是张师傅记忆中,手工秤的最后一次辉煌。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城乡市场逐步淘汰杆秤,改用电子秤。从此,杆秤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去年,张海亮的店里只卖出50杆秤,杆秤的生意大不如前。2008年,父亲因病过世,现在家里会制秤这门手艺的,只剩他自己。张海亮明白,儿子是不会继承这个收入微薄的行当。制秤的手艺,到了他手上,也许就划上一个句号。

  诚信,永不褪色

  手工秤,还能存在多久?

  早些年,张海亮曾希望,有关部门能把手工秤作为一种旅游商品开发。因为店里精致的杆秤,曾经被几位来自德国、日本的国际友人看到,他们欣喜地买走作为纪念。

  现在,张海亮的店里售卖、维修的主角变成了电子秤。相比在杆秤上做手脚,在电子秤上动歪脑筋更简单。不止一次,有人拿着电子秤明示、暗示过,但是都被张师傅严辞拒绝了。“家里手艺传到我手上也就结束了,无论如何也要收个好尾。”这是他最后的坚持。

  店里的角落,竖着好几杆老秤,那些是镇上有人搬新房、准备丢弃的旧秤,却被张海亮要了来。一米左右长的秤杆,秤钩已生锈,卡口包皮处也多了绿色的铜花,虽然秤杆蒙上了一层灰,却依然笔直。“用心做的好秤,才经得住岁月的检验。”张师傅说着,用油往秤杆子上一抹,一颗颗嵌进杆子的铜星仍锃亮发光,历久弥新。

  杆秤,从历史的仆仆风尘中走来,曾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时移世易,杆秤日渐式微,也许会从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但是,制秤人的诚信,永不老去。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称出诚信的分量 2014-11-14 3683335 2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