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建成全面
创新改革试验区
□朱卫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明确提出要研究在一些省市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要求。这既为我们适应新常态、推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从资源小省、农业省份发展成为工业大省、经济大省,走在全国前列。面对新常态,浙江要从围绕传统创业转向围绕创新创业,重点在建设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创造条件增加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规范创新行为、实现创新价值,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浙江成为一个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为一个创新者的社会。
要加快形成一套创新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但现在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企业和市场主体众多,但“顶天立地”的创新主体偏少,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够多,110多万家企业中只有1.3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有高强度创新活动、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很少。
因此,我们要坚持以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切实抓好“三张清单一张网”的落实,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企业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使各类市场主体皆能平等进入,减少对企业创新创业的直接干预。要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的便利,落实好鼓励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门槛,加强服务,着力激发创新型创业积极性;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广量大企业的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品牌创新,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进一步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要形成一批集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的重点领域、城市、平台和模式。以开放的思路更高效地集聚和配置科技资源,从宏观上说,就是要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土地、资金等市场化改革,使生产要素更加顺畅地流动起来;从微观层面看,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流动。必须抓住创新重点领域集聚创新要素、推进创新发展。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县域经济也是我省的特色优势。必须大力提升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真正形成都市区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新格局。鼓励杭州、宁波等城市真正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提升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水平。要鼓励创新载体学习借鉴长三角研究院开创的“北斗七星”模式,到境外去建立国际孵化器,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科技成果。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支持柔性人才引进和网络技术平台建设。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好浙商优势,在跟踪创新和集成创新上取得更大成效。
要加快形成一系列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路径和载体。创新成果只有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如改进和规范研发费用计核办法,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快速折旧等政策落实力度。着力打通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之间的关卡,重点构建面向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更多科技人员直面经济发展主战场。着力从需求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对企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市场拓展的扶持。
要加快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整体环境。进一步弘扬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创新文化,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创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知识产权保护是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诚信体系,净化市场环境,努力把我省建成为知识产权强省。要扎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引导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政府要重点抓好创新环境和创新战略,进一步研究改进政府资金扶持创新的方式,加快建立开放、活跃、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作者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