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宁波海曙设街道规划服务站听取老百姓意见

城市规划 邀你参与

  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张黎升 许玉芬

  本报讯 黄颖是宁波海曙规划分局埋头搞规划、审图纸的技术人员,不过最近她常常要去月湖街道“规划服务站”里上班。

  今年8月起,海曙规划分局在全区8个街道开设“规划服务站”,将规划服务工作前移到社区,每个站点配备两名业务能力强、工作落实快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联系辖区百姓,让城市规划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请百姓参与规划,先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规划,这是黄颖的新工作。

  上班第一天,黄颖便被不少闻讯上门的老百姓围了起来,大伙嚷着规划图以前也会公示,可对他们来说,就见规划图上红红黄黄一大片,像迷宫,也不知道啥意思。黄颖一一耐心解释:“黄的代表住宅,红的表示商业配套……”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医院、学校、道路、排污等一系列规划内容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是黄颖发现,老百姓生活在规划的角角落落里,图纸上的一笔一画都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但他们却常常对此一无所知。

  月湖街道菱池小区附近一块空地闲了3年,“谣言”也传了3年。“听说这儿要造一百多米高的商务楼,那我们小区的采光不是全被挡了?”一位居民焦急地向黄颖求证,据他说,大伙都为这个“规划”难以安寝,还上访到社区去了呢!

  可是,黄颖一查规划,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未来只会在北侧造商务楼,层数也较低,根本不会影响原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权威答案,大伙都放了心。

  一个“规划服务站”,让高高在上的规划图纸,加入了百姓的“笔墨”。

  望春街道的“规划服务站”里,工作人员汪雯婕的凳子还没坐热,就接到了百姓的第一个投诉与建议:宁波市中医院东南角门诊入口前的露天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能不能改一改?没个车棚遮挡,刮风下雨,车子和人淋得一身湿。

  实地了解情况后,汪雯婕理清始末。

  这块才9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是个“老病号”,百姓呼声很高,可设计难度很大。因为车棚靠近丽园路和广安路交界口,此前曾设计成一排排平屋样式的车棚,因为遮挡公路来往车辆的视线不安全,规划方案没被通过,业主单位也没精力一遍遍找人重新设计,因此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我们平时画着城市整体大图纸,一些细节设计与规划都是业主单位自己报批,没想到一个这么小的规划可以卡这么多年。”汪雯婕说道。几天内,海曙规划分局重新启动市中医院车棚的规划。为了让生活其间的居民真正受惠于城市规划,新的规划请市民参与定稿。

  最近,6个全新的设计出炉,所有设计都被做成了展示图,送到周边20个社区,最终由市民投票选定。

  百姓参与,让城市规划更有温情。

  月湖街道迎凤社区旁与新建商务楼之间9米宽的道路已经完工,可是社区一位80多岁的居民不满意,他找到了“规划服务站”:“我们是老小区,住的全是老年人,这条通道没有人行道,实在不安全。”

  “规划服务站”工作人员黄颖翻查了相关条规,发现这是一条社区通道,一般不需要规划人行道,可是考虑到百姓实际需求,还是决定协调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增设人行道。

  “专业性强的城市规划在编制时常常与基层脱节,市民又因缺乏对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了解,导致规划在实施建设时与群众产生矛盾的情况时有出现。”海曙规划分局局长蒋卫鸣说,他们在每个街道设“规划服务站”,就是希望城市规划更能体现民意,让生活其间的居民真正受惠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未来3到5年内,他们计划让规划服务达到社区全覆盖,让规划更贴近群众。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城市规划 邀你参与 2014-11-13 3682976 2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