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水清流 村如画 人幸福

  水清流 村如画 人幸福

  文 朱凤娟

民心工程,得道多助:

听村支书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小越镇朱家滩,站在河边晚风习习,脚下的水泥路还是簇新的,没几天前这个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刚刚完工。路过的一个村民告诉我们,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竣工,家家户户的厨房废水、厕所污水和洗涤废水,都将被纳入污水管网,送到生态处理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朱家滩村是此次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个先行村,领跑全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此次工程涵盖7个自然村,设计终端污水处理池8只,其中5只为一体化终端处理池,3只为钢筋混凝土终端处理池,共接户306户。朱家滩村党支部书记罗吉龙全程参与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对于农村生活污水这个课题,他有着非常“接地气”的感受和体悟。在见到他之前,我们就听说了他的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生活污水接户率有这么高;二是想不到村里环境卫生改善效果这么好;三是想不到村民环境意识提高这么快。”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涉及家家户户,量多面广难度大,推进的前提必须取得老百姓的理解和配合。罗吉龙说,在朱家滩污水处理工程开工之前,他们就把各类宣传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家喻户晓。工程开展过程中,村里始终有熟悉村情人员陪同工程队,村民们理解支持工程施工,工程实施到什么地方,大家都能自觉清理堆放在附近的杂物,积极配合施工,从而确保了工程的进度。

  “民心工程,终究还是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罗吉龙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如遇雨后施工,凡70岁的老同志,村干部逐户告知注意安全。正是注重沟通和防范,使得工程进行过程中无安全事故,也无群众投诉。正是多方合力,才促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以后,村子里有了明显的变化。罗吉龙告诉我们:“首先是村级环境卫生上了台阶。趁着这个治理机会,把村里房前屋后的臭水沟、卫生死角、陈年垃圾都好好整治了一番,一些村内破损严重的小道都得以重做新铺,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上了台阶。过去乱丢垃圾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环境整洁了,大家都舍不得丢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朱家滩,是上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以人为本,是上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原则。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全区应治理村323个,有103个村纳管进入污水处理厂治理,220个村自建终端处理。全区从今年至2016年,计划投入14亿元,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益农户15.88万户以上。目前,正以抓质量一点也不能马虎、抓进度一天也不能耽搁的责任,和抓铁留痕的作风,全力推进9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打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岭南乡东澄村走访中,我们看到一辆垃圾处理的新设备刚刚运到。有了更先进的设备,这个小村庄的环境整治又将更上一层楼。据介绍,区里正在积极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这已经成为上虞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按照“户集、村收、镇转、区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曹娥街道外五甲村、岭南乡东澄村被列为了省级试点村。

  “能把环境卫生整治好,既是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在作为的大好事,也是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大喜事。“上虞区农办随行人员说,为此,全区积极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各类创建,今年正在开展创建的环境卫生示范村27个、达标村97个、美丽家园示范户650户、美丽家园示范点20个。如今,环境整洁了,村庄美丽了,“美丽乡村”不仅具有了自然的、生态的美,而且更体现出人文精神和文明因素。

三村并建,魅力升级:赏覆卮山下精雕细琢美丽画卷

  所谓“三村”,就是中心村、精品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上虞区提出“三村”并建,下一盘棋,画一幅图,切实提升中心村的集聚功能、精品村的样板功能、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功能,美丽乡村面貌一新。

  建设中心村。按照“六个有”的要求,组织各乡镇街道做好66个组团式中心村建设规划,启动28个第一批组团式中心村培育,已立项建设33个项目,预算投资3932万元。

  培育精品村。确定东关街道担山村,章镇镇新江村,陈溪乡虹溪村、塔溪村,上浦镇王湖村等5个村为区2014年度培育建设精品村,新立培育项目11个,预算投资1970万元。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扶持2个重点村和8个一般村涉及到的古建筑修复工程,共立项4个项目,预算投资1600万元。省级重点村通明村已完成土地征用和面花赔偿,完成房屋征迁,正在抓紧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修缮工程。东山村完成专项规划,已通过省级会审,并进场施工。

  作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之一,丰惠镇通明村的古村落保护工程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修复工作开展前,丰惠镇开展了大量前期调查工作,特别是对钱氏相关史志作了全面收集。岁月沧桑,今天老宅已经出现很多破损和倒塌,但当年的恢弘和壮丽依稀可以辨认。钱氏大宅院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庭院建筑。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雕刻精美,做工考究,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目前一期保护建设工程的设计和预算编制已完成,总投资约2500万元。一期修复建设主要包括钱氏大宅朝西屋修缮、倒塌古建筑重建、旅游接待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新建等项目,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将古建筑抢救性保护下来,使古村落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丰惠镇组织委员王海江介绍说:“镇里还专门聘请村民作为古建筑修复监督员,让他们多提意见,多把把关。”

  古村落保护只是其中的一环。上虞区利用区现有的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特色,结合美丽乡村精品村、精品线路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民宿休闲旅游,既让游客融入乡村生活,体验当地文化民情,又盘活农村闲置住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东澄古村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去年来看时,梯田还有些凌乱,今年已堪比云南的云阳梯田,你看镜头下的花海多美!”前去上虞区岭南乡东澄古村采风的摄影师老沈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过一段时间再来,古村落就会在细节上发生一些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融合了古村落的文化元素,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村支书王水良说,随着东澄古村在外名气越来越响亮,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古村本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种植多年的樱桃树、千年古梯田、万年古石浪,这是别的村庄没有的。村子是重新拆建还是整修?王永良认为,理应选择后者。当然在整修过程中要避免以“保护”为名的乱搭乱建,破坏古村落的景观。如今,在村中走一圈,感觉村子特别安静和干净。“虞南青”铺就的石路上,没有见到一点垃圾;路旁用竹子接下来的溪水,清澈得让人禁不住想喝上一口。垃圾箱、生态公厕都是用毛竹等原生态材料建成。

改革带动,创富增收:看薄弱村集体经济一路飙红

  “这是我们村的文化长廊,那边是便民大厅,还有邮局、银行、卫生服务站。”漫步在上虞区丰惠镇西湖村,党总支书记周焕梁自豪地介绍道。西湖村由原先的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规模全镇最大。但在以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排名几乎垫底。“我们村有2000亩蔬菜基地项目,区领导调研后建议我们完善蔬菜生产和销售产业链,我们村里这两年建的物业厂房都被蔬菜公司租完了。”周焕梁说。

  “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才能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上虞区农办主要负责人表示,由于交通不便、人才短缺等因素,上虞一些山区乡镇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如何摆脱这种状况?上虞区提出了村集体经济“5年增收计划”,到2016年底要全面提升228个常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使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常年性经营收入超过20万元。

  在这样一场改革创新中,有许多亮点可圈可点。比如构筑了共建机制。深化城乡结对活动,积极组织联系部门和企业为村级物业项目建设出资出力,鼓励银行、电信、移动等单位主动租赁村级物业。又比如,创新运行机制。区镇两级分别组建村级物业经营公司,按照“多元投入、资产集中、收益归村”模式,建设管理村级物业资产。再比如,完善激励机制。对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常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进行奖励,对不增反减或新成为常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进行处罚。

  今年是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年计划的第3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他们坚持把发展村级物业经济作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年计划的重要着力点来抓,全面推进村级物业经营项目建设,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今年新立村级物业经营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5.13亿元,预计年收益3500余万元。针对5个生态型乡镇49个行政村的增收任务,区强村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已购买一处物业用房,出租给区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企业开超市,年收益达500万元。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他们有信心5年增收计划4年完成。

  | 本版照片由上虞区农办提供 | 策划:浙江日报美丽乡村提升服务中心 | 联系电话:(0571)85310716 杨剑灿 |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29 水清流 村如画 人幸福 2014-11-13 浙江日报2014-11-1300010;浙江日报2014-11-1300009;浙江日报2014-11-1300008;浙江日报2014-11-1300011;浙江日报2014-11-1300012;浙江日报2014-11-1300013;浙江日报2014-11-1300022;浙江日报2014-11-1300025 2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