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加拿大籍医生汪少华不取报酬,在杭完成第六台心脏手术

医者仁心 回报乡梓

  本报杭州11月11日讯

  记者 郭兴华

  时间已是下午3点,仍穿着深绿色手术服的汪少华才吃上了午饭。也许是连续五个多小时的手术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这顿饭他只是草草扒了几口便没了胃口。

  作为来访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医院部心脏中心医护团队的带头人,这已经是汪少华在杭州做的第六台手术。包括冠脉搭桥、心脏瓣膜成形、置换,主动脉大血管等。在他看来,“每一分钟都值得珍惜,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出生在东北的白山黑水,1990年,已经在国内做了几年心外科医生的汪少华赴加拿大深造,加入了加拿大国籍后,留在了阿尔伯特大学医院部心脏中心,这里是全球最为先进的心外科之一,每年完成约2500例心脏手术。在这里,汪少华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人勤劳的特质,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截至目前,他已完成冠脉搭桥手术3000多例,其无支架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例数在北美位居首位。

  事业上的成功让他在北美医学界崭露头角,但他却时常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多少个梦里,他梦到的都是地球那端的祖国,梦到的是熟悉的大地和天空。他的妻子高晶波告诉记者,每次他出国开会或学术交流,碰到祖国过来的同胞,总要热乎乎地跟人家从见面聊到分别。

  “我要回到祖国去,哪怕只能为他作再小的贡献。”1997年起,他受邀来到上海长海医院教学指导,帮助医院搭建自己的心外科手术团队。第一次“传道授业以报国”的经历之后,他走向祖国的脚步就再未停息。17年来,他走过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以医生和医学研究者的身份,为需要他的医院和医学院校提供着无偿的帮助。

  “每次回国,他的行李基本上都是各色各样的心外科手术器械。”就连汪少华的妻子高晶波每次也都会成为这类器械的“托运员”,夫妻俩的行李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不少时候,行李箱超出了飞机允许的重量,夫妻俩就在机场一个个求着回国的同胞帮忙带点。这些带给国内医院免费使用的医疗器械,常常在手术中帮了大忙。

  “都是国内没有的器械,就想多带点回来,恨不得把那边的好东西都带到祖国。”汪少华夫妻俩给记者讲起了最“作难”的一次携带。多年前有次阿尔伯特大学医院部更新设备,换下了一批还能使用的精确注射机,清楚国内没有,看着“眼馋”的汪少华硬是跟院长求了下来,找了艘轮船运回了大连,捐献给了哈尔滨医学院。

  汪少华经常说起一句话,“最好的交流场所就是手术室。”回到国内的他,他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手术室。在当地医生或学习者的注视中,常常是手术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他都一丝不苟仔细演示,对于问题也是有问必答绝不含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在祖国各地的教学指导,切实帮助当地的医务人员提高手术操作的水平,并搭建起一流的心外科手术团队。“心外科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好的团队才能更高效地治病救人。”

  “认真、严谨、谦虚。”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徐鹤云对汪少华的印象,也是几天的交流当中徐鹤云觉得技术之外学到的最大的东西。下周,这次接受汪少华手术的患者就将出院,他念念不忘着汪医生的恩情,“手术做的好,还一天几次过来探望我,碰到这样艺德双馨的好医生,是我的幸运。”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医者仁心 回报乡梓 2014-11-12 3689296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