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莲都叶平头村村民回乡发展皇菊产业

朵朵“金花”催人归

  本报莲都11月10日电

  见习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吴立库 林慧

  “这朵皇菊花盘直径6厘米,属于特级品,市场价60元一朵。”在丽水莲都区叶平头村,一群游客在村里的观景长廊上,争相观看老村长王小荣手中一朵金灿灿的皇菊。长廊外,210亩皇菊盛开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中,把村子围在金色花海里。

  叶平头村坐落于莲都东北山区一个小山头上,全村68户142人。2010年旧村改造,用了两年时间,把原来破败不堪的泥墙石壁改成了一幢幢宽敞整齐的三层排屋。“我们村山高路远,经济不富裕。当时旧村改造势在必行,但是改完后一时没有产业支持,每户人家都或多或少欠了债。新房建起来后,很多村民不得不跑到外地去打工。当时村里只剩下三十几号人了。”为了说服大家建新村,王小荣带头拆掉了自家的老屋。

  这种窘境,也让联村干部、时任莲都区区委副书记的谷江南倍感压力,四处寻找可以让叶平头村致富的路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谷江南碰到了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教授周世华。周世华一直从事野生皇菊的驯化改良研究,在江西各地已经指导种植了不少皇菊。王小荣清楚记得周世华来到叶平头村地头的情形:“周教授走到我们的田里,抓了一把泥土,放到嘴里仔细尝了尝。”就是这一尝,尝出了叶平头村的新天地。

  “皇菊对种植环境要求很高,叶平头村的田地几乎没有污染,很符合种植条件。”丽水市轩德皇菊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金关根介绍说。这个公司就是当时为了皇菊的销售而建立的。2013年1月,公司从江西购买了40多万元的种苗。当年11月,皇菊盛开,引种成功。拿到农业部杭州检测中心检测,四项检验指标都比江西的同类产品要高;其中,总黄酮比江西的产品高两个百分点,维生素E更是高出了10个百分点。叶平头的皇菊一下子种出了名声。

  为了保证品质,叶平头种皇菊用的是传统耕作的方式。每年开春,农民把耕牛牵出去犁地;深秋收获季,农妇手提篮筐,穿梭在一朵朵盛开的皇菊中。今年72岁的付阿姨正把一满篮皇菊倒进一个大筐里。“我们每天早上7时到地里摘花,晚上5时收工。中午在自己家里吃饭,休息会。”她边说边把帽子拿下来重新整理后戴上,“这个帽子后面有个网兜,把头兜住,就不会有头发掉到花里面去了。”

  58岁的王美华和老伴都在公司里干活:“我们家有4亩地,原来就是种种蔬菜。现在把地流转给了公司,一亩地每年有五六百元租金。我们两夫妻每年工资大概有三四万元。原来建房子欠下了10万元的债,现在基本还清了。”这个原本空荡荡的村子已经有100多人返乡。公司去年开出的人工工资就达60多万元。男工60岁以上每天工资115元,60岁以下每天125元;女工分别是85元和95元。工人中年纪最大的要数84岁的付春花,老人家行走不太方便,就在烘焙房烧烧火,一个月也能拿两三千元。

  “芳菊开林耀”,叶平头百亩皇菊盛开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村里一年中开了3家农家乐。陈爱平夫妇原来在外地开早餐店,今年7月回来把自家新房改成了农家乐,几天前刚刚开张,就迎来了4桌客人。忙着招呼客人的陈爱平笑着说:“原来做早餐,早上三点钟就要起来。现在在自己家里做农家乐,没有客人时还可以去公司里打工,舒服多了。村子现在发展起来,我们一定能赚到钱。”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朵朵“金花”催人归 2014-11-11 3683274 2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