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农学基地——

躬耕校园de青春实验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柴草归剁粮归仓的时候。一场躬耕校园的青春实验,抓住了秋天丰收的尾巴,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上演。

  这是有着56年底蕴的劳作——作为成立于1958年的农林类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从建校第一天开始,就将“劳作”设置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是当时每一位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甚至老校区的不少老房子、运动场都是当时学生一砖一瓦参与建设的。

  春夏秋冬,寒暑更迭,在劳作中学会感恩自然的传统绵延至今。浙江农林大学近3000种植物、14个专类植物园和8个特色植物园、总面积将近3000亩的校园,全部“承包”给大学生义务管护。校园里50多亩的小农场,在德清建立的500多亩的实习农场,都为大学生创造了躬耕校园的条件。这个学期开始,每周一次的劳作课从点到面,在农林大学子中全面铺开。

  “这个春天,一节青藤,我把你流落在这片静土。雨水浇在叶上,春风吹在心头,你从此春华落落……今秋风来,你叶片流光,青青一地,把绿意画尽,纵丹青笔美,难及深情……”农林大学子刘修鹏在躬耕校园中与土地结下的感情,在他的日记里流淌无疑。

  青春与土地交融,收获的是意想不到的教育硕果。

一地秋实——土地里的收获

  农林大农作园番薯地里的番薯熟了,宽大厚实的藤叶把土地遮得严严实实,一阵风吹过后,犹如无边无际的绿波在涌动,整个田地像被灌冲了新鲜的血液般脉动不息。

  来这里的大学生们正在体验的是一堂“劳作竞技课”,谁掘挖出的番薯最大最多谁就是获胜者。

  一组组队员扛起锄头有模有样地在满是绿藤的地上翻扒,有人手法娴熟,每每都能挖到完整的番薯;有人生疏劳作,一锄下去,可怜的红薯一分为二。

  拨开密密麻麻的绿,泥土下掩藏着红薯如河中小鱼吐泡泡若隐若现,脚下的都是生命。

  大学生黄芃是第一次体验“劳作竞技课”,在人堆里,像模像样一锹一锹地挖着,一下,两下,三下,“喀嚓”一声,尽管声音很小,但还是很让她喜出望外,急忙翻开土,一个红番薯被铲成了两半,一半躺在刚翻开的黄土中,一半还镶嵌在脚下的泥土中,黄色的碴口亮亮的,还往外渗着水分。

  黄芃弯下腰,跪在地上小心地用双手把它的另一半从土中扣出来,像呵护一个刚出世的孩子般,把两半合在一起。红薯鲜红的表皮撩人醉,淡淡散发出夹杂泥土味的红薯香,捧着它时内心的美妙满足不言而喻,“对土地的热爱,执着,不舍,没有亲自付出过的人无法理解。”黄芃在这个天地间的自然大课堂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课后,她在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铁锹如油灯照亮了这片土地,这些土里盛产的庄稼是如此惹人怜爱,我真的体会到了,为什么土地会得到农民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的深情眷恋。”

  很多大学生都从小长在城市,从来没有看到过收获季节人们在田野里秋收的热闹情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五谷不分,基本没有干过什么农活。”农林大华实园农学基地的指导老师叶志明说,“通过劳作课学习干农活,自己亲自握锄头、拿镰刀、割稻子,不仅能让大学生见证稻谷的生长和收割过程,增强了从事农业必须的动手能力,还能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比如,锄头拿在哪个位置才能使上力,镰刀怎么使唤最得心应手……都是有学问的。”

  第一次在农作园里参加完劳作的大学生董伟说:“我们明白了汗水,也明白了收获。在阳光下,每个人都俯身靠近土地,用手去抚摸土地,湿润的土地凉凉的,也是可敬可爱的,因为她为我们孕育了果实,养活了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挖番薯,看似多么平常的一个活动,真正地参与其中后,才发现它是多么不寻常。”大学生卢枫在劳作中明白了“不劳而获”是多么可笑,“在得到丰硕的成果之前,我们都得刨开一层层的泥土。要想顺利地挖到番薯,伙伴们的协助也必不可少。单靠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挖到最大最好的那个。这样看来,我们的生活何尝不像这个过程,品尝战利品的甜蜜滋味,也只有自己奋斗过才能真正体会。”

春华落落——课堂上的改革

  农林大的华实园基地,为大学生的“劳作课”已经划出了大小不等的22块地,分别由22个农林类专业的班级耕种,每块地耕种的果蔬都事先规划好,有黄瓜、番茄、菠菜、辣椒……林林总总。

  农林大学生张丽文所在的农学132班负责的这块地总共不到20平方米,种的全部是土豆,土豆苗是基地提供的,大学生负责种植和今后的管理。

  张丽文和同学劳作的地方被称为华实园,取自“春华秋实”的意思,位于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B区和C区学生公寓之间,是一片总面积达数十亩的校内小农场。

  这个平常由农学院负责管理的农场,是农林类学科的科研人员培育果蔬新品种、开展各种实验的场所。从去年年底开始,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林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农业的情感,学校专门开辟出一亩多土地,提供给各个班级耕种和上“劳作课”使用。

  “经过前期报名、审核等环节,总共有2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最终成为华实园的‘农民’。我们根据报名情况,将这一亩地划分成了板块分配给不同班级的同学耕种。”农林大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军说,华实园既是学校的实验农场,也是教学实践基地,通过鼓励学生耕种的形式,来提升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基本技能。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农学院还专门聘请专业教师,选育了各种果蔬的小苗分配给学生耕种,并指导学生对田地进行施肥、翻整、起垄等。

  “今后,22个班级团体将按照相关的管理细则进行种植和管理,学院也将在年终组织专业老师对各个班级耕种情况并结合日常管理,进行考核并评出先进团队,激励同学们更好地耕作好自己的土地。”负责指导学生耕种的辅导员老师贾路路说,华实园是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为一体的实验基地,希望通过师生共建的形式,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

  食品安全系的王程宽每一周都要上一堂劳动课,指导老师教他们班种的是生菜,一开始,这些从来没有种植经验的大学生们,将种子埋得太深,发不了芽,没种成功,折腾了几次,才算有了成果。

  “看似简单的劳作,其实很有讲究。”王程宽感叹说,“通过参加耕种我不仅学习到了从事农业耕种的基本技能,也进一步提升了对农业的感情,集体劳作还特别能够提升班级集体荣誉感。”

  除了拨出土地给大学生躬耕,农林大的学子们还有机会去农村拜师,跟着农民“师父”手把手体验农活。

  “大学生来农村体验农活算是个新鲜事。刚来的时候他们对农村里的环境还不太习惯,锄头、耙子都分不清。后来慢慢学着下田锄草、割稻,也干得很起劲。”金永根是临安市於潜镇扶西村的农民,也是不少农林大学子的农民“师父”。

  在劳作中成长的大学生钱佳颖现在真是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她确信:“每一份收获都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每一次劳作都是品质的锻炼。”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我本就有很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享受天人合一的美好,但后来由于求学,选择了远方,但仍不忘儿时在蓝天白云下劳作的滋味。”即便是对从小就接触过庄稼的大学生孙若闻来说,这样的劳作也别有意味,“土地永远如母亲一样滋养着我们,汗水落入土地,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秋日私语——劳作中的实验

  秋,本来就是收获的季节,稻香在田野里弥漫。

  一畦畦翠绿的小菜,在枯黄的野草面前仪态万方。木栅栏里刚刚播下的种子已探出了小脑袋。还有池塘的另一边,几行水稻就满是收获的气息。

  农林大官塘农学基地里,大学生握着瘦长的镰刀,弯着腰收割着金黄。

  一捆捆水稻躺在田埂的枕头上,望着秋日高高的天空,“那情景仿佛是梵高笔下的油画”,参加水稻收割的吕成同学,和伙伴们一起在经历辛勤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吕成和同学们都戴上了斗笠,挽起裤脚,扛起锄头,一改往日书生气。“嘿咻嘿咻……”收割水稻的劳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看着这美丽的秋收画面,我忽然明白原来秋收不只是人们的辛劳耕作,更是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感恩自然,保护自然,我想这就是秋收给我的启示。”大学生吴金波这样说。

  “劳作后方有彻悟,农作不易,且行且珍惜。”大学生傅宇静这样说。

  “秋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代表成果,代表成功,然而,这一个季节也需要格外付出汗水,因为成功本来就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因为成功本来就需要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需要经过太多的坎坷艰难,才可能获取的东西。”大学生寿文婧这样说。

  “虽然割稻子很累,但是秋收本身就是一件美好喜庆的事,我很荣幸见证这一年的丰收。这一次劳作体验是我进入大学之后上过的最特别也最有意义的一课。” 大学生杨雪柔这样说。

  这样的秋日私语,在劳作的体验中越积越多。

  “我们村官学院的学员在课上学习过理论知识,但很少有机会去实践操作,甚至根本不知道水稻怎么收割、锄头怎么拿。”农林大村官学院指导老师叶斌老师说,“鼓励学生动手干农活,学会相关的劳动技能,才可能真正体验到农民的劳苦。”

  卓莉莉是文化学院广告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来自杭州,她说:“扛起锄头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农具也是不好把握的,而在我成功收割到第一捆稻子时,我才知道劳动后的快乐感是这么强烈。”

  大三学生王鸿剑是农学院园艺专业的,虽然学的是农学专业,但实际上从小打大没怎么干过农活,“耕种这些实实在在的农业劳动增强了我与大自然的感情,在亲身实践中,我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意思。”

  秋风起,收获一地金黄……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躬耕校园de青春实验 2014-11-07 浙江日报2014-11-0700016;浙江日报2014-11-0700021;浙江日报2014-11-0700018;3674352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