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浙江医药 一家中国药企的聚焦创新

  浙江医药

  一家中国药企的聚焦创新

  文 朱凤娟

  坐拥数十亿元的银行存款,却始终不肯花钱在医药之外的事情上,如此地心无旁骛,造就了中国盈利能力最好的药企之一——浙江医药。连续五年,它的出口额在国内制药企业中名列前茅。凭借着企业强大的实力和底气,2013年,浙江医药在与世界500强药企KANEKA长达三年的官司中取得了完胜,一种名叫Q10的维生素类产品获得了合法的市场地位。官司的背后,是一家中国药企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浙江医药是目前国内维生素E最大的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大生产商;β-胡萝卜素和斑蝥黄素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供应商;生物素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为全球最大生产商;辅酶Q10占全球产量的20%;盐酸万古霉素已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

  “以我的经验判断,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经济强国,是靠虚拟经济发达的。最终,国家的富强、财富的增加,一定是靠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只有制造业的基础扎实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强了,这个国家才会强,这个民族才会进步!”这是李春波的信念,也是浙江医药的愿景,更是浙江经济的正能量。

【创新驱动 做本土药企的行业领军】

  曾在国外大公司——辉瑞制药工作了多年的科技人员Choon Teo先生,是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长在美国的地道的美籍华人。他曾在中国的某家外企工作了很多年。后来,中国很多大的制药企业,上海的、北京的都找过他,想要高薪聘请他,给他100万或200万元年薪。但是结果Choon Teo先生却自己跑到浙江医药来了,而且李春波才给他50万元年薪。

  一家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她一定是自身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这种光彩于浙江医药而言就是几十年坚持自主创新的蓬勃朝气。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代表,李春波认为企业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创新,制药企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高技术产业,一家制药企业要取得长久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今年8月,省委主要领导在视察浙江医药时强调,创新驱动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从依靠“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要落实到每一家企业。这一席话,对浙江医药来说,无疑是信心的鞭策,也是斗志的鼓舞。

  2013年8月24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绍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六届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中正式建站授牌。这只是创新医药之路上的一个驿站。事实上,多年来,李春波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品、技术创新。2005年至今,已投入近12亿元的研发费用,该费用每年的支出占公司销售额的3%以上。在建立自主研发体系的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30余家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信息交流、产品开发等内容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前期配合、技术转让、协议开发等方式,加快了新产品开发的产业化进程。

  一方面,通过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进行技术创新。对于那些能耗较高、污染较大、附加值低的产品一一淘汰,如吉他霉素、利福平、氟哌酸、环丙沙星等产品逐步淡出公司的生产线。对于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及时工艺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使其成为公司利润有力和可靠的来源。公司目前已有二十多个产品成为国内国际行业标准,如欧洲药典(EP)中替考拉宁、美国药典中叶黄素的标准制定,以及美国药典中玉米黄素的标准制定等。

  公司在产品创新上硕果累累,已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李春波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天然d-α-维生素E工艺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公司已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26项。

  另一方面,加大原创性的药物技术创新,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创新药甲磺酸普喹替尼(XC302)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申请Ⅱ期临床研究;公司正在与美国Ambrx公司合作研发国际领先的新一代定点耦联anti-Her2-ADC药物,目前正在全面开展临床前研究,其各种指标均优于基于传统技术的TDM1。

  2013年,在省科技厅召开的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发布会中,浙江医药在4000多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登创新能力企业榜首。

【国际竞争 创全球市场的中国品牌】

  “放眼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几乎都是定位专一的企业。所以,我想说,专业化是主流。”

  对于现金流一向较为充裕的浙江医药来说,公司不但零负债、银行存款还有27亿元,拿出一部分钱投入暴利的房产、风云跌宕的股市等这些领域是完全可以的,但李春波却偏偏把这种诱惑抵挡在了门外,公司的利润百分百都来自主业,公司的发展规划都是基于主业之上再相对进行延伸的,他认为如果企业涉及其他不熟悉的行业,那不是转型升级,而是投机。

  浙江医药在国内、国际上用科技内涵丰盈了“中国品牌”的世界级品质。

  2004年,公司自主研制的万古霉素成功上市,为国际市场带来一场旋风。而在公司开发出来之前,万古霉素一直都被外国公司所垄断,生产标准为88%。于是,浙江医药将标准提高到了95%。此后,已有十多年生产经验、曾是全球万古霉素的第一大供应商被迫停止了此药品的生产。公司天然维生素E已经通过科技创新将其纯度提炼到接近100%,这个纯度是其他企业都无法做到的,就连德国的巴斯夫公司也只能做到98.5%。这样一来,浙江医药在这个领域就完全掌握了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可以从容面对任何技术上的壁垒。

  李春波认为,公司只有拿出最好的产品,才有可能跑到别人前面,才可以做比赛的裁判员,做规则的制定者。因此,浙江医药的创新不但要做到中国领先,更要做到世界领先,并最终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标准的制定者。

  一次次投入的付出,总会赢得一次次漂亮的回响。

  2013年7月14~16日,新昌制药厂保健品厂许新德博士应邀代表公司参加了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的“Macular Carotenoids 2013”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就内消旋玉米黄素的毒理研究作了专题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此次参会,我们不仅有了与国际知名专家同台交流的机会,而且很好地提高了ZMC在国际上、特别是国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也有利于ZMC的品牌提升。”

  2013年9月23日,美国药典(USP)委员会又给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发来感谢函,再次感谢新昌制药厂在2012年为USP标准制订和提供对照品等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贡献,这是继2009年新昌制药厂参加叶黄素FCC标准和USP标准制(修)订以来,USP给新昌制药厂发来的第二封感谢函。

  根据浙江医药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实现总销售额和利税翻番。同时实现以原料药出口为主到原料药、制剂出口并重的转变;以生产非专利药为主到生产专利药、非专利药并重的转变。依靠技术进步和新药创制,真正使企业成为研发驱动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大型制药企业,成为国际著名的生命营养品供应商,成为国际知名的抗肿瘤药物、抗耐药菌药物供应商。

【布局调整 助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就在这个夏天,浙江医药的总部从杭州搬到了新开发的滨海新城。滨海新城对于浙江医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在这里企业正在开启转型升级的又一轮征程。计划总投资78亿元、规划总用地1280亩的大型制药生产基地——“昌海生物”已经启航。

  现如今,国内的很多行业和企业不景气,可李春波却选择在此时逆势扩张。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企业面对发展的底气和实力,也从另一方面彰显了企业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担当和勇气。昌海生物项目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和省重大工业项目,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企业将总部搬迁至滨海新城,是为了配合浙江医药产业布局调整,也显示了企业对发展绍兴区域经济的决心。

  照李春波自己的话说,昌海生物是浙江医药面向21世纪、应对未来百年发展所建设的一个生产基地。建成以后,将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个最现代化的生物制药基地。昌海生物从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到具体细节,一切都是按照世界最先进的cGMP要求规划设计的。实行的生产模式也都是机器换人:全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一体化控制、数字化控制。

  “一期280亩、建成46个车间,年产值预计为40亿元左右。”李春波告诉我们,大量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的使用,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员工人数大幅下降,这里面的内涵是什么呢?内涵就是需要你对整个工厂设计方方面面本质规律的把握。

  首先是工艺,要做到精益求精,生产的所有产品完全能够定量控制;其次是装备,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先进性程度,无菌的,安全的,能够保证质量的需要;接着是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世界制药领域,没有哪一家现成的数字化公司或计算机公司,能够独家生产这么一个庞大的能够满足各种控制需求的计算机系统工程,全部都要靠浙江医药自己设计、自己构思,根据工艺的特点,交给计算机公司去进行软件的设计、更新。这里面就包含了浙江医药近60年以来所有的专利技术,不管是国际专利还是国内专利。因此它不是一个现代工厂的简单复制,而是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与提升。昌海生物工业园区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和利税将分别达到150亿元和30亿元。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浙江医药将加大对昌海生物新技术、新剂型、新产品的投入,力争在一年的时间内,使昌海生物的新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加速原始技术创新,加快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队伍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推广到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大科技对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的先导研究和前沿探索,努力将昌海生物打造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制药企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浙江医药 一家中国药企的聚焦创新 2014-11-06 浙江日报2014-11-0600009;浙江日报2014-11-0600010;浙江日报2014-11-0600011;浙江日报2014-11-0600012;浙江日报2014-11-0600015;浙江日报2014-11-0600018;浙江日报2014-11-0600016 2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