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儿科心脏超微手术

  本报杭州11月5日讯

  记者 童桦 通讯员 王雪飞 马寅斐

  诸暨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因心脏室间隔缺损,被送到省儿童医院治疗。医生用一台超微创手术对女孩的心脏快速修补,仅在胸口留下了一厘米长的超小切口。今天,孩子已经可以下地玩了,根本看不出动过手术的样子。

  省儿童医院上个月正式启用超微创术,它改变了以往医生通过大腿股动脉进入心脏进行手术的方式,转而从肋间以小切口进入患者心脏,不需要开胸、导管引流,也不需要停止心脏搏动,半小时内就可将记忆金属等治疗设备植入心脏完成修复。心胸外科主任张泽伟介绍说:“这种手术方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全球同类疾病中最先进的治疗方式。”

  5年前,省儿童医院开展心脏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只需切开3到4厘米的切口,当时曾吸引了德国专家前来取经,并将其推广至巴西、俄罗斯等国。如今,省儿童医院又将这一技术进一步提升,将切口缩小到了一厘米。

  省儿童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微创研究领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该院还将进一步研究超微创术,争取只以针刺技术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以更超微的创口完成手术,将不会对患儿今后的成长带来影响。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儿科心脏超微手术 2014-11-06 3681784 2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