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宁波划船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一个老社区的平安法宝

  记者 谢晔 应磊

  通讯员 杨磊 黄正华

  本报讯 11月3日上午9时许,正在武汉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通过视频与宁波百丈街道划船社区邻里中心连线。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如数家珍般介绍起社区治理心得。

  划船社区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困难人口多,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如今却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头顶20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令人刮目相看。在58岁的划船社区“掌舵人”俞复玲看来,法宝便是不断创新社会治理。

  全省推广以俞复玲命名的“365社区服务工作法”不到一年,俞复玲又出新招:按需定制——为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搭建自我服务的新平台。目前,划船社区有26个居民自治社会组织,涵盖了残障人士、孤寡老人、新宁波人等的公共服务、社会救助、文体活动。小家电坏了,每月8日,阳光8号志愿服务队会准时支起家电维修摊;独居老人没人陪,晚霞驿站会组织志愿者上门问候;家里、邻里有了矛盾,劝导员、老娘舅协会、社区调处中心分“级”调处……26个组织、2000多名居民志愿者,成为社区服务“大网”中一个个重要的节点。

  如何使社区服务更多元、更专业?公益服务“项目化”是另一创新办法。“我们引入公益创投机制,服务项目化,吸引专业团体参与。”俞复玲告诉记者。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确定服务项目,寻找合作伙伴和项目承接单位。比如“少年励志服务项目”,由区民政局和百合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作为合作伙伴提供资金等要素保障,东郊中学空巢俱乐部承接项目开展服务。社区现在已有16个服务项目被社会机构或专业企业承接。

  俞复玲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划船社区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了探索。“只有把点点滴滴规范好,才能有社区的和谐。”俞复玲深有感触地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一个老社区的平安法宝 2014-11-05 3680676 2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