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老家

走,我们去浦江田后蓬民宿——

在这里,居村何悠哉

  核心提示:如果有了心爱的人儿,可以一起离开这喧闹凡尘,你想去哪里?也许你们巴不得躲进深山里,把整个世界都抛在脑后。浦江的大畈乡里,就有这么一个值得隐居的村子,旷然小宇宙,居村何悠哉。谁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走,我们去浦江田后蓬民宿——

在这里,居村何悠哉

  本报记者 张丹丹

  县委报道组 杨远航

  停滞的时光

  村子名叫田后蓬,在当地溪流小姑源的尽头,背后就是当地第一高峰朝天门,也因为路窄,几乎与世隔绝,可以说是迷你版的桃花源。

  村子真是小,只有30多户人家。从村口走到村尾,5分钟绰绰有余。清一色的黄泥房,围着两座120多年历史的四合院。

  村民与村民打招呼,说的不是浦江方言,却是一口流利的南京话。这里面还有个故事:明朝朱氏皇朝被清军灭亡后,皇帝的龙椅不知所终。清廷认为龙椅被朱家皇室的人私藏,图谋日后东山再起,于是对南京、安庆一带姓朱的人进行诛杀。田后蓬村的先人先避难至桐庐,后又翻山来到这里,才安定下来。如今,村里人跟村里人说的还是南京话,跟外村人才说浦江话。

  最早来到这里的先人,起初只是在田边搭建了一座茅草棚栖身。这也是“田后蓬”村名的来源。先人生下了4个儿子,合力在山涧旁造起了一座四合院,在这里开始繁衍生息。

  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停滞的:四合院还是当年的黄泥墙黑瓦片,门口的木门一推就发出吱呀的响声;从村口到村尾的小路仍然那么窄,两个挑着担的人碰上了就得歪歪身子;放蜂还是用土法子,空桶里抹上黄蜡和蜜糖,爬到半山腰的峭壁上摆着,引野蜂在这里做窝酿蜜……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

  村民们羡慕着邻村的变化,造新房、修新路、搞新产业,但他们也许还不知道,自己这一成不变的田园生活,是城里人的向往。

  乡里的干部和村里的三个年轻人合计,把其中的一座四合院修缮成了民宿,除了楼上被改成了11个房间,楼下被隔成茅房、账房、书房和食堂,这里最大限度地保持着120年前的模样。我们可以体验先人的平淡日常:阳光每天都从东边的两扇木窗漏进来;人们踩着晃悠悠的木楼梯下楼;蓑衣、犁头不用的时候就放在楼梯下面;如果有风,通廊上用竹子编成的竹帘总能轻轻摇晃,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痕迹留在屋子的每个角落里。我们喝杯土茶,慢慢品。

  这里适合发呆,一对情侣你看我、我看你,这里也适合倾谈,一群好友天南海北侃个通宵,这里还适合一个人清净,伴着竹林沙沙声挑灯夜读。

  山间的情趣

  田后蓬村口的浓密森林,曾是村民们重要的生活来源。这里的人靠它取柴生火、摘桐籽炼桐油、养蜂采蜜。现在,这里成为更多人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生活的趣味取代了生存的意义。上山,已经不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心旷神怡。

  民宿的创办人之一朱训善是个闷骚的男青年。他一定要带我们去看看冷沟瀑布,因为那里太美,也因为那是他和初恋情人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山里的姑娘不拘小节,看到瀑布底下的清水潭,就忍不住跳了下去,结果没等朱训善反应过来,姑娘已经咧着嘴游上了岸。因为即使是盛夏,潭水依然是透心凉的。我笑话他,当年姑娘没谈成是因为他没抓住时机。要是朱训善一把抱住姑娘,给她取暖,说不定现在就是他媳妇了。

  下山的一段路没有台阶,得用粗麻绳攀爬着下来,真是小伙子表现的好地方。姑娘要是胆怯,小伙子就给她壮个胆,“别怕,我在下面接着你。”再瘦弱的小伙子此刻也变身成救美的英雄了。

  走得身上热乎乎,凉爽山风吹在发热的脸上,不禁有了唱歌的念头。同行的聂根喜,是大畈乡的副乡长,也是方圆百里的好嗓子,兴起了,随口就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山谷空荡,歌声能传得很远。即使双腿走得发软,心里也是暖暖的。

  要是兴致好,从冷沟瀑布一直往里走,九龙门瀑布、石扁担天岗、乌龙门、双石笋塔、大竹坞瀑布,就到了当地第一高峰朝天门。这一路都是没有任何通信信号的,因此常常让人忘却时间的概念,走走、歇歇,搭把手,山路就不觉得难走了。

  也许没人在意目的地,只在意沿途看风景的心情,和一起看风景的人吧。

  习惯的寂寞

  田后蓬村人的生活,是单一的。习惯于每天都被新奇事物包围的人,初来田后蓬村,总是怕漏掉外界的什么。

  刘东元曾是这样,30岁出头,做着最离不开信息的保险业。但现在,她每天下午都要回到田后蓬村旁的一座茅草房,看书、打坐、发呆。刚开始,她也不习惯这种生活,觉得什么都没有,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视网络,买菜做饭也很不方便:“待久了会发现,这些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田后蓬村人的生活,是快乐的。向翻土的老奶奶打招呼,她热情地跟我们招招手,没有牙齿,但笑得灿烂。路上遇到挑担去挖番薯的老爷爷,积极地配合我们自拍,比我们更开心。

  田后蓬村人的生活,是满足的。70岁的村民朱家银,至今仍然养着50多桶蜂。在田后蓬村,养蜂得靠力气和技巧。因为他们都用着最土的方法养野蜂。老人家需要爬上悬崖峭壁放蜂桶,没有好的臂力根本爬不上去。他说,靠着养蜂,每年也有1万元的收入,够吃用了。他的子女想把父亲接到城里住。但朱家银嫌城里太吵闹,“村里过日子,安逸。”清贫有清贫的滋味、寂寞有寂寞的快乐。

  而田后蓬村人,总是实诚的。田后蓬村的民宿有了些名气,国庆长假每天的客流量就有两三千人。民宿每天只安排10桌客人,其余的都回绝掉了。为什么有生意不做?朱训善说,土鸡、土猪数量有限,村里的菜也就这么多。”那你可以出去采购啊。“这不行,那些不是土味,卖了对不住客人。”

  斜阳入河时分,民宿南墙上的红灯笼都亮了,弥补了太阳下山的些许寂寥。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兴致好,屋里响起了昆曲《游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倒也应了心境。通廊上,一位20岁出头的妙龄姑娘倚窗而坐,似乎在看风景,又似乎是发呆。那一刻,时间界限变得模糊,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19 在这里,居村何悠哉 2014-11-04 浙江日报2014-11-0400008;3675274 2 2014年11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