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农妇卖薯救夫
——黄小爱的自强故事感动乡邻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吴静 蒲璇
“妈,来客人了!”在女儿的呼唤下,正在番薯地里劳作的黄小爱快步往家里赶,手中一只竹畚箕,盛满了刚刚挖出的番薯。
从安吉县城驱车1个小时,来到天子湖镇西亩村,记者终于见到了黄小爱。56岁的她,清瘦的脸庞晒得黝黑,手掌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交谈中,她总是搓着手,淡淡地微笑,语气平和。在这个普通农妇看来,仿佛所遇的苦难,是为了激励她更努力地生活。
婉拒捐助,做人当自强
八仙桌边,黄小爱娓娓讲述着自家的故事,丈夫毛财友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化疗10次了,现在头发终于长出来了一些。”黄小爱低语道。
一儿一女,日子和美。2011年,原本惬意温馨的生活,突然被一纸体检报告单打破。丈夫不幸患上白血病,从此阴云笼罩了这个农村家庭。不到3年,25万元的高额医药费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大笔债务。
“你家不是小番薯种植户嘛,挖出来卖还能赚点钱。”旁人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坐立不安的黄小爱定了心神。于是,她将目光投向那4亩番薯地,那顽强生长的绿色枝叶,寄托了生的希望。每天晨曦微露,黄小爱的身影就出现在田间地头,播种、浇水、除草。丈夫丧失劳动力以来,挖番薯、装载、搬运,所有重活都压在了黄小爱的肩上。她告诉记者,请一名工人每天就要多支出80元,她舍不得花这笔钱。
得知黄小爱的境况后,企业、景区、公益团体一次次送来捐款,却都被婉言谢绝。“我家的情况不是最困难的,大家去帮助更有需要的人吧。”黄小爱告诉记者,丈夫住院期间,病房里还有许多经济状况更困窘的病友。善良的黄小爱时常把为丈夫多烧的荤菜,分给大家一起吃。“比起他们,我们还算幸运,再难再累,终归要靠自己这双手!”这个瘦小的农妇,吐出的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众人相助,日贩千斤薯
“多亏了大家帮我,不然番薯哪能卖得那么好?”黄小爱说着拿出一张纸条:第一次,2250元,第二次2000元,第三次2500元。这是安吉“财神鱼馆”老板洪铭盛的购买清单。身为安吉民间公益团体“财神帮帮团”掌门人,洪铭盛是购买番薯的主力,从去年11月开始,就帮着黄小爱寻找番薯的销路。“黄大姐,你多种点,我帮你一起卖!”热心的老洪常自己开车送番薯,最远将番薯运到江苏吴江。
今年,老洪不但帮忙运送包装盒,还自掏腰包买了300多公斤番薯。得知小爱丈夫化疗又花去不少钱,他还主动把每箱价格都提高了10元。黄小爱明白,洪铭盛购买的番薯或被送去了敬老院,或放在他人店内代售。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份坚强。”许多赶来买番薯的人都这样说。邻居王月红是这场爱心接力的第一棒。眼见黄小爱家的番薯无人问津,她在网络上发布消息:“我认识个白血病人,不要捐款,但是地里有万把斤番薯,希望有爱心的朋友来买点吧!”这条爱心微信被网友纷纷转发,3天时间售出番薯约1500公斤。
恒升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经理李莎,带着员工赶来偏远的西亩村,装盒、运载,全程自己动手,购买了250公斤迷你番薯。中南百草园景区负责人王存永,带着员工第二次上门,自行装运了50箱。还有更多未曾留下姓名的人,三五成群上门选购,往往只挑了两三个就塞给黄小爱一箱的钱。
在她身边,亲朋好友们在“搭把手”卖番薯的同时,还帮她分担家中杂活;邻居们只要路过,都会停下来,帮忙挑选、包装。一张张熟悉、陌生的脸,给了黄小爱夫妇无限温暖。
前路漫漫,人间有真情
去年,黄小爱共卖出3000公斤番薯,共计3万多元,今年的收入也已有两万多元。相对于巨额医药费,这些收入仍是杯水车薪。今年5月起,毛财友的病情开始恶化,目前癌细胞残留仍高达70%,医生已两度下发病危通知书。现在,虚弱的他需每两周去一次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每个季度还要赴杭州接受检查、化疗。仅今年的化疗,就花费了近12万元。
前几天,远在四川当兵的儿子打电话说,下个月起,他每月将有3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可以与母亲一起挑起家庭重担了。提起懂事的儿子,黄小爱抹了一把泪。
如今,黄小爱家中的露天仓库堆放着500公斤新鲜番薯,田里还有500多公斤待收。“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尽快把这些番薯卖掉,赚钱给老毛买药看病。”黄小爱眉头紧锁。
这个“坚强番薯”的故事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记者采访时,采购热线0572—5223000不时响起。
“趁着天还没黑,我再去挖点。”背上锄头,黄小爱朝着村口的番薯地走去。夕阳将她的背影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色,她踩在田埂上的步伐,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