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到缙云触摸黄帝文化的千年脉动

  到

  触摸黄帝文化的千年脉动

  缙云仙都,峰岩奇绝水明山秀,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南宋人王十朋有“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诗句,赞叹仙都风物胜迹。鼎湖处于拔地而起的孤峰之端,相传为轩辕黄帝铸鼎觞神、乘龙飞仙之地。白居易有诗曰:“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黄帝在仙都鼎湖峰升天是一个古老传说,缙云黄帝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缙云的黄帝文化可追溯多久?据《史记》记载,这是5000年前黄帝缙云氏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逐步形成的一种古老文化。数千年来,缙云就是我国南方轩辕黄帝祭祀中心和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

  缙云黄帝文化之历史篇—

  黄帝文化千古传诵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轩辕黄帝统一天下后在缙云仙都鼎湖峰炼丹升天。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须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缙云流存着轩辕氏的许多传说和文献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当地百姓就将鼎湖峰作为始祖轩辕黄帝祭拜。春秋战国时期,仙都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

  从东晋开始,每年清明举办民祭活动已颇为盛行。位于仙都鼎湖峰苍龙峡口的“黄帝祠宇”,是江南百姓祭祀黄帝的唯一场所。其前身称为缙云堂,约建于东晋成帝咸和至咸康年间(公元326~342年)的缙云堂,是江南人民祭祀黄帝的最早建筑物。

  地方政府公祭始于盛唐,相传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驭龙升天的日子,也是江南一带地方政府公祭黄帝的日子。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把民间的联合族祭上升为政府祭祀,祭祀黄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开始形成。著名小篆书法家、唐朝缙云建县时第一任县令、李白的叔叔李阳冰亲书“黄帝祠宇”石碑,一直保存至今。

  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大臣到仙都祭祀黄帝,并投放金龙玉简。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下诏,赐改“黄帝祠宇”为“玉虚宫”,变为道观,缙云一带的黄帝文化还通过道教的传播,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

  北宋末,玉虚宫被方腊起义军烧毁。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道士游大成集资重建。至明代,毁于战火。清初,仅存孤亭一座。

  经国家建设部批准,1998年缙云县人民政府重建“黄帝祠宇”,恢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北陵南祠”格局,使仙都黄帝祠宇重新成为江南百姓祭祀黄帝的圣地。

  2007年,《轩辕氏祭典》项目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缙云县(仙都轩辕氏祭典)为首批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之一。

  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缙云仙都黄帝飞升地与陕西黄陵黄帝墓葬地、河南新郑黄帝出生地形成“三地”共祭格局。

  缙云黄帝文化之当代篇—

  复兴之路薪火传承

  “位于浙江中南部山区的缙云,因为黄帝祭祀文化的兴盛,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传播中心……”2013年8月,电视纪录片——《缙云黄帝祠宇探源》在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纪录片通过《明堂》、《祠宇》、《御观》三集呈现,介绍了黄帝祠宇的由来、发展历史及缙云黄帝文化的内涵,再次有力提升了缙云黄帝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缙云县委、县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挖掘缙云黄帝文化,积极探索弘扬黄帝文化与发展旅游事业的切合点,实施了一系列品牌重塑工作,缙云黄帝文化由此走上复兴之路。

  从1998年开始,每年清明、重阳节举行祭祀黄帝大典,并举办一年一度的仙都旅游文化节,提高缙云黄帝文化的知名度,丰富仙都旅游的文化内涵。

  从2000年开始,缙云县多次组织召开跨国界的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我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先秦史学会、隋唐史学会、中国社科院等院校团体,北京、上海、南京、陕西及本省等相关专家学者,加拿大、日本、以色列、韩国等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仙都,共同探讨缙云黄帝文化的渊源和内涵,并从各个角度论证了缙云作为江南黄帝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

  缙云县还专门成立黄帝文化开发办公室、黄帝文化研究会、仙都文化开发处,就缙云黄帝文化结合本地旅游开发及经济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大力促进我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华人来缙云仙都寻根祭祖。

  据悉,祭祀典礼,每年都吸引了缙云旅台同乡会一、二、三代缙籍台胞参加,进一步增强了海峡两岸同根共源共识,加强了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

  黄帝文化的注入,使本已有名的仙都旅游更加兴旺。自开办旅游文化节以来,仙都旅游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通过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大力推介涉及旅游、教育、城建、工业等各领域的项目,成功引进县外资金上百亿元,为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缙云黄帝文化之展望篇—

  提升品牌融合发展

  作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源泉,黄帝文化经过不断兼收并蓄和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内在动力。

  黄帝文化,也是中华始祖留给缙云的财富。缙云黄帝文化由历史传统的长期积淀和多种因素交合而形成,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历史的记忆,更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其资源在南方独一无二。作为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黄帝文化,发展空间无限广大。

  当前,缙云县把黄帝文化产业放在一个延伸到各领域的大角度来开发,进一步加强对轩辕黄帝祭典的保护,大力推进黄帝文化物化和有形化,全面促进黄帝文化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规划建设轩辕文化园、黄帝温泉谷旅游综合体等重大项目,精心构筑黄帝文化景观,打造黄帝养生产品,丰富祭祀活动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黄帝文化氛围。

  同时,通过缙云黄帝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缙云黄帝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广泛吸引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问祖,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到缙云触摸黄帝文化的千年脉动 2014-10-29 浙江日报2014-10-2900009;浙江日报2014-10-2900010;浙江日报2014-10-2900007;浙江日报2014-10-2900008;浙江日报2014-10-2900011;浙江日报2014-10-2900014;浙江日报2014-10-2900015;浙江日报2014-10-2900016;浙江日报2014-10-2900021;浙江日报2014-10-2900024;浙江日报2014-10-2900025;浙江日报2014-10-2900027;浙江日报2014-10-2900030;浙江日报2014-10-2900034 2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